我们该去往何方
(2025-10-31 10:27:40)
标签:
文化 |
分类: 科学 |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我们该去往何方。
之前,讨论的两个话题是《人类的结局》和《流浪地球的能量补充》,今天就延续这个话题做一个简要的补充。
由于太阳的寿命是有限的,大约100亿年,所以我们要在太阳“死亡”之前,提前做好准备,离开太阳系,去寻找新的适合我们生存的环境。
由于宇宙空间太大,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太远,我们不可能在飞行器里生活几千年,所以最好的选择是推动地球,带着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需要大量的能源。那时,因为离开太阳,我们不存在什么太阳能,因为离开太阳之后温度太低,所有的水都已经结冰,也不存在水力发电,能用的就是风力发电,然后用得到的电能,分解水来获得氢,再通过可控核聚变的形式,来燃烧氢,通过这种形式来获得能量来推动地球走出太阳系。
在路过木星的时候,我们要尽最大的可能来采集氢气,作为能源补充。这是前面两篇文章讨论的大概内容和部分观点。
而今天的问题是:补充完氢能源,离开太阳系之后,我们应该去向何方?
浩瀚的星空,茫茫的宇宙,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
总不能毫无目的的到处漂流。
我们需要和可以去的地方大概有3种选择:
1.
2.
3.
在“流浪”的途中,我们需要补充能源,寻找和追逐像木星这样的带有大量氢能源的星球,是必要的选择。但是这不是最终的目的。以木星为例,它离恒星太远,温度太低,这样的环境并不是我们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它只是旅途中的“加油站”。
第二种选择是,寻找新的带有水的类地行星。
在离地球4.2光年的地方,有一颗行星,叫做“比邻星b”,它围绕着它的恒星“比邻星”运转,上面大概有水,但是,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X射线的辐射是地球的400倍,而且比邻星b被潮汐锁定,永远保持一面向着恒星,另一面永远黑暗。所以它不适合人类居住。
一颗星球要想适合人类生存需要各方面的条件。
比如:
1.
2.
3.
到目前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是“开普勒452b”。
开普勒452b离地球约1500光年,准确地数据是1402光年。直径是地球的1.5倍,质量是地球的5倍,公转时间为385天,有大量的水资源。它被称为“地球2.0”,然而即使如此,它也并不完全适合地球人生存。因为它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倍。也就是说:100斤体重的人到哪里会变成200斤体重,200公斤体重的人到哪里会变成400公斤体重;而且他们的恒星的年龄比地球年老15亿年。
即使我们到了这颗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也不一定能解决我们地球人的生存问题。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应该选择第三选项——把地球推到一个稳定的太阳周围。
毕竟,地球是最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也就是,我们要带着整个地球去流浪的原因之一。
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
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其它星球去开采。
而怎么样到其它星球开采资源,这个属于技术问题。随着人类的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将来总能结局。
至于,人类最终的结局,我个人持相当悲观的观点。但在这里不能公开表述。否则,无法发表。
总体要说的就是:地球就是我们最舒服的家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