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得失
(2025-10-17 08:10:16)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是非得失。
我们都知道,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两个决策标准,一个是你的“心”也就是你的良知,另一个是你的大脑。根据良知处理事情,首先考虑的是“是非”,也即事情的对与错;根据大脑考虑处理事情,首先考虑的是“得失”,也即事情的利于弊。
通常,善良的人做事首先考虑是非,而邪恶的人做事首先考虑利弊。
也就是说社会上实际上存在两种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天生就有,羞恶之心、知耻之心、恻隐之心,所以,我们应该用道德进行引导。韩非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所以应该用法律进行约束。
韩非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卫灵公是个同性恋,他的男宠叫做弥子瑕,年青貌美的时候,在树上摘了一颗桃子,先咬下一口再递给卫灵公,卫灵公非常地感动。卫灵公说:“你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我吃”。等到弥子瑕年老色衰的时候,又摘了一颗桃子,先咬下一口再递给卫灵公吃,卫灵公非常地生气,说:“你怎么把自己吃过的东西给我吃”。
韩非子,在讲“法”,依法治国的重要。
不管是用道德进行引导,还是用法律进行约束,其目的都是为了匡正人的行为。请问:如果这个世界上全部都是善良的人,我们又何须匡正人的行为呢?我个人的观点:这个世界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善人,一种是恶人。这和先天的基因有关,也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有关。通常,我们把小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大多时候只传授知识,而一个人的人品,除了他的天性,还受到他的家庭的潜移默化造成。
一个人做事,首先考虑是非,最后反倒赢了得失;一个人首先考虑得失,最后反倒失去了利益。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监狱,待在监狱里的绝大部分人,做事都是只考虑得失不考虑是非的人,那些被拉去枪毙的人,也绝大多数是这种人。因此有人提出:是非即得失,是非即成败。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这样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也就是说,法律的标准就是:看你的所做所为是否损害他人利益,是否损害社会利益。
我曾经遇上一个在道上混的人,他给我讲了一件事情:那天他在一个小巷子里面走路,打算去银行,在巷子里遇到一个老太太也是去银行,一直到他到银行的时候,才发现,老太太手里的垃圾袋里装的是三万元钱。他说很可惜,当时他没有把它抢过来,当时如果他去抢,绝对可以抢得到,而且巷子里没人也不会被发现,他非常地后悔。这种人就是只考虑得失不考虑是非的典型表现。将来会去坐牢的就是这种人。
有一个超市,每天凌晨的时候,会把大量的白菜表面的烂菜叶剥掉,剩下里面新鲜的拿出来卖。每天早上五点,就会有附近开快餐店的人争先恐后的去超市门口的垃圾堆抢菜叶,白天再用这些菜叶煮菜卖给附近的打工族。有些店里为了节约成本,就向人购买地沟油,煮菜拿出卖,这些都是我年轻的时候亲眼所见过的事情。这些人做事,就是只考虑眼前的得失,而不考虑是非的人。在利益面前忘记了什么是良知,什么是道德。结果他们反倒生意越做越差。
马云在阿里巴巴20周年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在过去的20年里,只要是与财务有关的决策我都做错了,只要是涉及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决策我都做对了,今后我做事就以是非为标准,对的就做,不对的就不做”。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决策依据,只考虑是非,不考虑得失,结果公司反倒越做越大。
曹德旺,也是个商人,按道理商人以追逐金钱为目的,但是曹德旺到现在为止,他总共捐赠出去的金额已经达到200亿人民币,他要求他的孩子们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却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捐赠给了社会。他的福耀玻璃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厂商。
中国人一直讲因果报应,其实,一个人做了好事还是做了坏事,总是会有报应的,老天不报,人民也会报,不要小看人民的力量。
商纣王,昏庸无道、残暴不仁,不把人当人看,结果西周起兵讨伐他。商纣王组织了70万的大军进行抵抗。派出去的抵部队还没和西周交锋,就倒戈成为征讨殷商的先锋部队,短短一个月,殷商王朝就“轰然倒塌”。
二战的时候,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就是典型的只看得失,不看是非的案例。在希特勒来看,只要他能成功的占领整个地球,他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日本为了能够获得战争胜利,发动了“南京大屠杀”,还成立了“731部队”,用中国的老百姓做活人的人体研究,并且发动了细菌战,但是他们最终也以战败收场。
所以说,做事不能只考虑得失,在得失之前要首先考虑是非,做对的事情,事情做对了,自然会有好的回报。我们今年在“93大阅兵”是的口号就是——“和平必胜、正义必胜、人民必胜”。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因为站在和平、正义和人民的一边,确实会获得胜利。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社会上风靡一种理论叫做“厚黑学”,不管到哪个书店都能看到这种书,各种各样的《厚黑学》。因为赚钱,所以有很多人都开始写这种书,这就是典型的利令智昏。厚黑学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句话,就是:做事的时候脸皮要厚,心要黑。脸皮又厚,心有黑,这是抛弃道德抛弃良知的理论。照这样的理论教育出来的人能是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很多反面人物往往都是这样的形象,按这种标准做事的人,注定是要成为遗臭万年的人。
是非即得失,是非即成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