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树筱青
树筱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95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房教育医疗

(2025-03-15 12:28:44)
标签:

财经

文化

分类: 经济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住房、教育和医疗。

我们都知道,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最大的三项开支就是——住房、教育和医疗。这是我们生活中最重的三项负担,堪称现代人头上的“三座大山”。不仅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是一样。

中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之后,凭考分进入高中,而大学的学费约为4000/学年。美国的大学,学费低的大约20/学年,高的大约40/学年。所以,很多美国的穷人是读不起书的,因为读不起书,所以永远只能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医疗方面,中国和美国一样,采用的是医保制度。但是,中国的医疗费用,要远远低于美国。我曾经做过胆囊切除手术,大概的费用是2万多元,医保报销了1万多元,个人仅支付几千元。前两天,因为鼻腔长了血管瘤,住院切除,总费用是3500元,报销后个人支付600多元,大概的报销比例,好像是70%。而在美国,医生给你看病,不开药的情况下3000美元起步,如果是动手术,费用则是几十万美元起。

在住房方面,我们走的也是市场化机制,所以房价高昂。美国也差不多,他们的住房,在发达城市的核心地段极其昂贵,而偏远地区相对便宜,这是房价走势的市场规律。

过去,国内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希望,房价下跌,但是越希望它跌,它越涨。我记得,那时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所以市场上一片怨声载道。现在,房价进入下跌周期,我们又希望房价上涨,因为,很多人把房子当成投资标的,想通过房产投资来实现财富增长。房价一跌,市场上一片“鬼哭狼嚎”。可见,房价的上涨和下跌,有其自身的规律。政府则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它进行政策层面的调控,使它的走势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个人的观点:房子最好只作为消费品,也就是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而不要作为金融品,来满足富人的投资需求。富人的财富增长固然重要,但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居住需求,更加重要。

中国目前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平米,而人口总数也出现负增长,如果按目前的人口出生率,20年后人口总数大约会减少4-5亿。如果一直维持目前的出生率,而人口的基数越来越小,有人甚至算出,40年后,中国可能仅剩4亿人口。供求关系决定了房子的价格,未来除了那些不断地有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产,其它的城市的房价大概率是要跌。有人认为:随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相对应的房价自然还会上涨。这个确实是个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人口减少则需求减少,房价会跌;货币贬值则相对其它资产价格会涨,那么房价会涨。

房价究竟是涨还是跌?

我个人还是看空房价的。假如货币贬值,它应该是全国范围的,而不是某一个城市的。那么在货币贬值的形势下,为什么黑龙江鹤岗的房子只卖到2万元一套?

几十年后,就算有些地区的房价会因为货币贬值而形成通货膨胀,但它的行情也可能只是——有价无市。虚挂一个价格在那里,根本就没有人买。

因为房价下跌,而导致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的企业经营不景气,但这是,市场规律。有人担心房地产衰退,会拖累中国经济。但是,我想说的是:过去,我们曾经期盼着房价下跌,盼都盼不来,现在房价真跌了,怎么市场又一片“哀嚎”?

房价的涨跌,确实会影响社会经济,因为与之相关的行业很多,但是,国家的经济不能完全被“楼市”绑架。中国的经济,应该全方位发展,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全面发力。比如:未来的新兴产业,必将称为新的经济成长动力,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在教育方面,坚持公有制路线,坚决不搞私有制。我们知道经济发展路线大概可以分为,公有制体制和私有制体制。有些人执着于公有制,有些人执着于私有制。而不管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的观念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某种意识形态,哪种形式有利就用那种形式。中国本来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形态。

教育的私有制,至少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弊端。

首先就是,私有制会造成教育成本上升,学生就学学费高昂。美国就是个例子,大学20-40/学年。因为私有制的学校就相当于一个企业,而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的,非但如此,企业还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会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市场索要最高额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很多学习优秀,但是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主动放弃学习。优秀的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主动放弃学习,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

我曾经就遇到一个年轻人,他初中毕业后凭学分考入了高中,但是,他的爸爸是个环卫工人,扫大街的,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选择放弃升学,到一家超市打工赚钱给家里填补家用。

另外,教育的私有制不夸张的说,也会威胁国家的安全。过去听说过,有个学校是天主教以教会的名义开办的,结果出来的学生全部多是信奉天主教的教徒。也有些孤儿院是佛教的寺院创办的,结果这些孤儿长大后全部都出家当了和尚。如果教育走私有化道路,必定会吸引外国的财团进入投资,表面上他们是在帮助中国建设教育事业,实际上他们是在操纵下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到时候教出来的全部都是“黄皮白心”的年轻人,崇洋媚外是最少的,说的严重一点,这可能会动摇国之根本。

国家的三要素是:土地、人民和主权。而人才是国力增长的根源,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的根本。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大爆发,就是得益于之前几十年的教育工作,目前的社会主力军就是过去那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所以我的观点:教育绝对不能搞私有制。

医疗不能走市场化。

医疗走市场化的结果就是,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或者居高不下。因为市场化的结果就是企业化,而企业化就是追求利润为首要目的,而且追求利益最大化,能赚多少赚多少。有哪个企业是不喜欢金钱的?又有哪个企业是拒绝金钱的?有人认为可以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价格。那么,请问:美国的医疗价格为什么居高不下?是他们的医疗资源供给不够吗?很明显,不是!因为,医疗涉及一个人的生命,为了挽救生命,企业向你收取多少费用都不算多,而你必须给,不给,就只能死。这是市场给他的价格。而公有制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政策干预他的价格。

文明的三大底线:生命、财产、自由。首先就是人的生命,关心人的生命就要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关心人的身体健康,就要关系医疗行业。医疗保障健康,健康保障生命。

我们是文明社会,我们也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有我们的制度的优越性,我们不需要盲目的崇拜资本主义。当然,我们也不能再走过去那种全面和彻底的公有制道路,因为实践告诉我们,那条路走不通。

所以,我的观点:

1. 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被房价“绑架”。

2. 教育事业不能搞私有制。

3. 医疗事业不走市场化经营。

                                           王小明

                                           2025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民心的重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