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济有关的话题
(2023-12-29 21:18:34)
标签:
文化财经 |
大家好!
今天的讨论的题目叫《与经济有关的话题》。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只能回答与经济有关的某些话题,而不能回答与经济有关的所有话题,所以,它不适合叫作《关于经济》。
前几天,有一个奇怪的人,问了我一个奇怪的问题:“如何让国家的经济保持永续的发展?”不知道,问我问题的人自己也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对经济的问题不是非常了解和熟悉。也就是说,我不太擅长回答与经济有关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与治国相关的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里面既有政治,也有军事,但是,我很少谈经济,因为我不太擅长这个。
由于,之前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思想准备,所以,当时我没有及时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经过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从先秦思想家的理论开始摸索,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怎样才能让国家的经济得到永续的发展?
这是一个大题目,我觉得不能回答具体的措施之类的答案。而应该从根源处回答问题。
我想起了墨子、管子和荀子,他们的经济主张。
怎样发展经济?
墨子认为:应该抓紧生产,节约用度。
也就是说:应该开源节流。
但是,根据管子的思想来看,节约用度,这种主张,并不适用与任何时间和任何形势下。
管子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应该在烧火的木材上面雕花,用雕刻了花朵的木材去烧火。很显然,管子提倡“奢用”,而不是节俭。
我们可以认同墨子。因为在国家面对巨大的经济困难的时候,就应该提倡节俭。但是我们也可以认同管子的思想。在国家的经济非常富裕的情况下,节俭就没有任何意义。在烧火的木材上面雕花,目的就是,提高劳动成本,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那么,“抓紧生产,节约用度。”就不是终极答案。
随后,我想起了荀子的话。荀子是反对国家经济要向墨子说的那样,一味的节俭。大自然的出产非常地丰富:一亩地一年可以收成好几盆的粮食,一棵果树一年可以收获好几盆的果实,一匹牛马占用一辆车辆,满山遍野都是蔬菜,没有必要太过节俭。
荀子认为:府库的充实,只是国家富裕的末节,田园的丰收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同时认为:国家应该藏富于民。人民的富裕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下富则上富,下贫则上贫”。荀子还认为:“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能够称王的国家,必定是能够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生活的国家。老百姓饿得面黄肌瘦,国库里却堆积着金银珠宝,这样的国家,它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
由于受到墨子、管子和荀子的启发。我也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要想让国家的经济得到永续的发展,它的方法就是:“开源节流,藏富于民”。也可以用现代的更加简单的回答,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使老百姓变得富有”。只要老百姓不断地变得富有,国家就会变得更加富有。
那么,有人又要问:“如何让老百姓变得富有?”
在这里我不做一时、一事的具体措施似的回答。因为那不是根本答案。
当然,荀子也曾讨论过这个话题。他的回答是:“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此则国富矣”。
什么意思?
就是说:“国家要想富裕,必须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并且给他们修养生息的时间和环境,不要耽误老百姓生产的时间”。
除此之外,我还想起,有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也就是说:要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制定措施。简要的说就是要: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和扩大出口。
刺激消费和扩大出口,我是认同的。但是关于投资,有很多方面的投资。比如:房地产的投资也是一种投资。目前,我们国家要面对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包括:
1. 人口老龄化、
2. 男女比例失调。
3. 人口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和男女比例失调,将不可避免的会最终造成,人口负增长。
等着老龄化的这批老人死去,人口就会总数呈现负增长。而男多女少的现象会造成结婚成本不断攀升,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没有经济基础的男性年轻人,不愿意结婚。这又加剧了新增人口减少,最终形成人口负增长。
在这样的局面下,继续加大房地产的投资是不应该的,因为房子终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所以,我这里不回答具体的措施。具体的措施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而回到我们的核心话题:“如何让国家的经济保持永续的发展?”我的答案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老百姓变得有钱。”只要老百姓不断地变得有钱,。国家的经济自然就可以得到永续的发展。而这个答案的另一种表述就是:“开源节流,藏富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