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治家不一定是文人

(2023-11-09 09:54:21)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杂谈

过去好像讨论过这个话题,但是在那篇文章现在有些记不清了。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观点:政治家不一定是文人,文人也不一定是政治家。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或者国君,去总结治国理论的好像没有。总结治国理论的人往往不是政治家。也就是说:有理论的人不一定在实践方面很成功,实践很成功的也不一定有理论。

就像我们都很熟悉的先秦诸子,都不算政治家。

庄子,是个靠编草鞋为生的农民,当过漆园吏,后来辞职不干了。所谓的漆园吏,有人说是在一个叫作漆园的地方做个小吏,也有人说他是在南华做一个负责油漆的工作。庄子的思想属于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

墨子,是个木匠,整天忙着造车、修车,忙得连腿毛都磨光了,但是他也有他的理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就是墨子的政治主张。节葬、节用、非乐,就是墨子的经济主张。天志、明鬼、非命,就是墨子的宗教主张。他有一整套的治国理论。

荀子,在齐国当过祭酒,就是引导祭祀的职务;还在楚国当过兰陵令,相当于一个县令。他也有一整套属于他自己的理论。比如:劝学、修身、天问、非相,又比如: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议兵。富国、王霸、君道、臣道算是政治主张,议兵是他的军事主张。

老子,是周朝图书馆的史官,在诸子中,可以算是哲学第一。他留下的文字不多,《道德经》上下两篇,约五千言。用词简练、说理深刻。他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同时强调:“不贵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也强调愚民政策:“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就是不要让老百姓有太多的想法。因为在他的那个年代,有太多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来谋求私利。

韩非,是个没有继承权又不得赏识的贵族子弟。确切的说,他也没当过什么官。他在诸子中算是法治第一。核心思想就是“依法治国,赏罚分明”。他也是有一整套治国理论的思想家。

孔子,年轻的时候,放牧过牛羊,看管过仓库。当了几年的官: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之后周游列国,靠的还是子贡的资助。

孟子,被誉为亚圣,留有《孟子》七篇。也没当过什么大官。

这些都是有理论却不在职位上的文人。

有一个是真真正正的政治家,那就是——管子。管子治理下的齐国也是齐国的最鼎盛时期,豪华记录是——“九会诸侯”。但是根据专家的分析,《管子》这本书不是管子本人写的。非但不是管子本人写的,而且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因为专家认为:整本书前后语风不一,也就是说,说话的习惯不一样。关键是,管子提倡奢侈,认为:经济发展的一定的程度,要在烧火的木材上雕花,要用雕花的木材去烧火。而管子这本书里却在提倡要节俭用度。

从以上的人物特点来看,文人不一定是政治家,政治家也不一定是文人。这就是说:理论和实践,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

宋太宗赵光义,算是在文化方面有建树的,但是他不是自己提出理论。而是让手下的文人编了四部丛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清高宗乾隆也编过《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包含了:儒家经典、各种史籍、诸子百家、诗词歌赋。

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这种人在做的,是组织和管理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在创作。

南唐后主李煜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诗写得非常好,比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类的。但是,他的治国很差很差,是一个亡国的昏君。

所以说:文人不一定可以是政治家,政治家也不一定可以是个文人。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王小明

                               20231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春秋
后一篇:天界的名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