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清献巡查青州

(2023-08-20 01:17:42)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杂谈

今天,介绍一则故事:

北宋大臣赵抃到青州视察。一想到因为一个人入狱,就会有十几个人被牵扯而耽误工作,受到诛连而受害的人,就更为无辜。而监狱中夏天瘟疫横行,又潮又热,冬天手脚冻裂成疮。有的人只犯了轻微罪过,就被成年累月地关押,有的人只为连带关系,就遭逮捕活活死在狱中。监狱的看守和囚牢中的犯人霸头,向犯人勒索钱财,凌辱人身,更是令人痛恨。这样,他就派人马上调取监狱的登记簿来查勘,以囚犯的多少来决定当地官吏是否贤明。这种办法施行了一年,各州、县衙门的官吏,没有敢再无辜逮捕一人。

在中国的古代,最早应该源于秦朝,实行了一种法律制度,叫作“连诛制”或者“连坐制”。什么意思呢?就是,以五户人家为一个单位,这五户人家里面,只要有一个人犯罪,那么五户人家要全部被诛杀,或者全部坐牢。这种制度非常的严苛,也非常地具有约束力。他使秦国迅速的强大,也使秦朝迅速的灭亡。陈胜、吴广,因为连坐制起义造反,之后天下诸侯纷纷响应。刘邦也因为连坐制被迫造反,结果建立了大汉王朝。

可见法律既要公平又不能过于严苛。

有责故事叫《苛政猛于虎》:

孔子到泰山游玩,看见一个妇人在路旁哭泣,就叫人过去询问。妇人说:“过去我的舅舅过去死于这里的猛虎,后来我的丈夫也死于这里的猛虎,现在我的儿子又死于这里的猛虎。”孔子问:“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妇人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可见,苛政猛于虎啊。

商鞅为秦国立法,得罪了太子和太子的老师。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要捉拿商鞅。商鞅到处地躲避。最后到了一家客栈。客栈的老板要求商鞅先登基户口。商鞅仰天长叹:“真是作法自毙呀!”因为,到客栈入住,必须先登记这项规定是商鞅自己发明出来的。

说了这么多,难道依法治国错了吗?不是!之所以有官员敢随便抓人,正是因为法律不够周全、不够公平。

向赵抃这样的官员很少。而他约束青州官员的办法是查勘监狱的登记簿。这样的办法,在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可以算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在我看来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这属于人治。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的青州,只要离开了赵抃,官员还得乱抓人。而且,在没有赵抃的其它地方,官员也还是可以随便抓人。所以赵抃的方法算得上是好办法,但是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

治国的规律就是要得民心——得民心者打天下。

而治国的原则就是法治——依法治国、赏罚分明。

官员敢乱抓人,敢向犯人勒索财物,这正是法律不够周全,不够公平。

韩非曾经说过:“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老百姓犯法,有官员抓他,官员犯法有其它官员抓他。这样,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官员都不敢随便违法。

关于法律,要做到三权分立:

1. 由国会负责立法权。

2. 法院负责司法权。

3. 警察负责执法权。

不能由一个官员说了算。他自己负责抓人,又由他自己负责给犯人定罪。这样就会使法律失去公平。

而赵抃所处的年代是北宋时期。古代法律的周全不能与现代相比。而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在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已经是较好的办法。

王小明

20238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