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马屁和金钱的不同看法

(2023-07-19 20:52:49)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谈

大家好!

今天讨论一下,我个人对“拍马屁”和金钱的不一样看法。

“拍马屁”,最早源于元朝,因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是蒙古人,而蒙古人又擅长于骑马,所以彼此见了面,都要下马拍拍对方的马屁夸赞几句:“真是好马呀!又肥又壮!”久而久之就衍生出了“拍马屁”这个词,并且从最初的夸赞衍生成为了阿谀奉承。

最近社会上、网络中看到很多人大谈,如何如何“拍马屁”并且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的案例。同时他们还混淆概念,把“拍马屁”和赞美混为一谈。在我看来,“拍马屁”是指阿谀奉承、图谋不轨、虚伪的、不切实际的;而赞美是真诚的、符合事实的、不带其它目的的行为。

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的案例有,但是,不能因为有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案例,就把成功的规律总结为都是依靠“拍马屁”。在我看来,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的人,顶到天了,也只是个二流角色。一流的人物基本不“拍马屁”。不信,你给我举个例子:比尔·盖茨是如何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的?又或者:沃伦·巴菲特,是如何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的?你要举不出来,我可以再指一个人:毛主席是如何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的?又或者: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如何通过“拍马屁”获得成功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流人物很少“拍马屁”。没错,有些人是通过“拍马屁”获得了成功,但是,还有很多比他们更加成功的人,从来不拍马屁。所以说,你既然有本事,那就去做一个让别人忙着对你“拍马屁”的人物。为什么非要去拍别人的“马屁”呢?

除了“拍马屁”,现在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种人。张口闭口就是钱,一切以金钱为中心,一切以金钱为目的。甚至还流传一句话:“这世界上的事情99%可以用钱解决,剩下的1%可以用更多的钱来解决”。以钱为中心,以钱为目的。这是商人的本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商人追求金钱无可厚非。但是,一切以钱为中心,一切以钱为目的,不适用与任何人。比如:政府官员、国家公务员。如果所有的官员或者公务员都以钱为中心,以钱为目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成“大老虎”或者“小苍蝇”,等国家查到你的头上的时候,你是要倒霉的。

我举一个用钱解决不了的案例:我的家乡,我们认识一个阿姨,他们家以前和别人吵过架,当时他儿子正年轻,不懂事,为了给父母出气,带了一把菜刀,到对方家里敲门,等他开门的时候,他们的儿子一菜刀把对方杀了。为了逃避抓捕,在外躲了十几年。最后落网。她妈妈送了很多钱到法官家里,希望法官不要判他儿子死刑。但是这时候钱有什么用,他犯的是杀人罪,证据确凿。最后他们的儿子还是被枪毙了。你说钱能解决所有的事情?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个给我看看?

这世界,并不都是钱,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为了钱而去“拍马屁”。比如庄子。他是我们国家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思想家。穷得叮当响,靠编制草鞋为生。没事钓钓鱼。楚王知道庄子很有才华,就派了两个大夫去请庄子到楚国当官。庄子正在钓鱼,两个大夫就站在庄子身后等他。等庄子钓鱼钓的差不多了,两个大夫很客气地说:“我们的国君想拿我们楚国的事情来麻烦您一下!”庄子一听有人想叫他当官,头也不回地拒绝了。还讲了一个故事:“你们楚国有一只神龟,活了三千岁,现在被你们抓起来,放到宗庙里供奉,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盖上丝巾。你们觉得,它是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来爬去舒服呢?还是被放在盒子里受人供奉舒服?”两个大夫急忙说:“那当然是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来爬去舒服”。庄子说:“那你们可以回去了,我现在就是要那个爬来爬去的乌龟”。

庄子有官不当,他并不是一个一切为了钱的人。

除了庄子,墨子也一样。楚王多次邀请墨子当官,墨子都不去。越王赐给墨子五百里封地,让墨子到越国当官,墨子要求越王要按他讲的道理办事,但是越王不想受到束缚,所以没有同意墨子,最后墨子也拒绝到越国当官。

孟子到处讲义,结果也因为他的“义”,使很多诸侯放弃任用孟子。但是孟子一生都在讲义。要求统治者应该保证老百姓,50岁以上的要有棉衣,70岁以上的要有肉吃。

这些伟大的思想家都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他们更加看重“道”和“义”那就是“道义”。

                                     王小明

                                       20237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