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观点的不同意见
(2023-05-12 03:34:17)
标签:
文化历史 |
分类: 杂谈 |
大家好!
今天,主要想表达,我对某些观点的不同意见。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先秦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集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其中以儒、墨、道、法,四家具有代表性。而四家其中的道家的老子,个人认为其哲学水平最高。
老子留下的文章不多,就一部《道德经》,上、下两篇,八十一章。被称为上下五千言。
有人认为:基督教的哲学水平是小学的水平;佛教的哲学水平是中学水平;高级的道教,是大学水平。当然道教是一个宗教,并不完全等同于道家;道家是一个学术流派,而不是一个宗教;但是,他的思想被道教奉为理论宗旨和基础。
《道德经》用词简练、说理精辟,不只谈论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也谈他的政治观点和经济观点。这就是今天想要表达的重点。
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他认为:要把百姓养的白白胖胖的,但是没有思想,这样的国家是最好管理的国家。这样的观点,个人还是不太认同的,养的白白胖胖的,但是没有思想,这是在养猪、养牛,不是在养人。如果全国的老百姓都像猪、牛一样,国家的进步和壮大谁来建设?遇到外敌入侵,谁来抵抗?如果全国都是猪、牛,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内不能守而外不能战的地步。
另外,老子也有自己的经济主张。比如:“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他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不让社会出现盗贼,为了社会的稳定。但是,这样的观点是违背经济学原理的。个人认为:只要是难得之货,就一定会很贵,而且会贵的出奇,你不让它贵它自己也会变得很贵。对于经济这种事情,不能逆规律操作。
老子还谈“无为”。我们以前就举过一个例子:假如,有人强奸了一个美貌女子,因为畏罪所以杀了她,为了不让人发现,又把她碎尸万段、毁尸灭迹,这个人你抓到了之后,用无为的办法怎么处理他?视而不见,还是直接放了他?
当然,老子的无为,是认为:统治者做了太多不该做的事情,所以他的意思是,不要乱作为,不要欺压百姓、剥削百姓、压迫百姓,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样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汉朝初期,由于连年征战,国力衰退,大量的土地没有人耕种,皇帝出门要找四匹毛色相同的马都找不到,宰相、将军出门就坐牛车。为了让国力得到迅速的恢复和提升,在汉武帝之前,都信奉老子的“无为”的思想。就是不瞎折腾、不乱打仗,给老百姓更长的和平时间,来发展经济。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国力确实得到和非常的大的提升。在这里,“无为”是对的。
不管是谁,话说得多了之后,就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100%正确的。包括老子。不过个人感觉,他已经是先秦诸子里面哲学水平最高的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