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用贼防盗
(2023-04-14 00:07:03)
标签:
文化历史 |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魏元忠用贼防盗。
最近一段时间在读《智囊全集》,读的速度比较慢,一方面是因为,有些生活琐事;另一方面,读的太快也没好处。年轻时候,读书很快,一晚上一本,结果,过不多久都忘记了。慢慢读,有体会时,把心得写下来,方便复习和记忆。
《智囊全集》有些故事认同,有些故事不认同。今天的故事,尤其认同。
简要的介绍一下这则故事:
唐高宗要驾临洛阳,遇荒年,为防盗贼,叫监察御史魏元忠去探查沿途路线。魏元忠到一个监狱里,找来一个盗贼,此人言谈举止不同寻常。魏元忠让人解开他的手铐、脚镣,并且整理衣冠,之后让他乘车跟随在车队后面,由他来防止盗贼。此人笑着答应了。结果,到达洛阳之后,整个车队上万人马,连一文钱都没丢失。
这则故事收入《智囊》,个人完全认同。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用人一方面,要选择专业人士,甚至是职业高手;另一方面,不要小瞧平常不起眼的小人物。有时候小人物能发挥大作用。比如我们之前说的:鸡鸣、狗盗、冯谖、毛遂等人。
鸡鸣、狗盗就是典型的小人物,但是他们能做的其它门客根本做不了。一个看似“大人物”的人要是不能发挥作用,那他还不如鸡鸣、狗盗。
汉武帝为了讨伐匈奴,需要大量的钱财,既然他需要的是钱,那就找最会赚钱的人——桑弘羊。桑弘羊原本是个商人,而且是个巨富的富商。很显然,桑弘羊很会赚钱。而桑弘羊上任之后,确实帮助汉武帝解决了,钱的问题。他的做法是发展国有企业,国家直接做生意赚钱。
庄子曾经提出“万物齐一”的道理:风吹过万窍,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发出声音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很多事物要齐一的眼光来看待。国家就像一部大机器,有的螺丝大,有的螺丝小,统治者不能只重视“大螺丝”而忽略“小螺丝”。
墨子告诉我们,用人不分亲疏,要用专业的人。庄子告诉我们,要用“齐一”的眼光看待所有的人。(也就是说不要忽略小人物)。
魏元忠用的是盗贼,一方面他是小人物,另一方面他很专业。所以说,懂得用人也是一种智慧。既然是一种智慧,那么这则故事收入《智囊全集》还是相当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