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与美女
(2023-04-05 02:45:41)
标签:
文化历史 |
分类: 杂谈 |
大家好!
今天的话题有两个关键词“施恩”和“美女”。
在《智囊全集·政略篇·见大卷》记录着两个故事。
其一:
楚庄王宴请群臣,宴会一直持续到晚上。楚庄王让自己宠爱的美女出来为大家倒酒、劝酒。蜡烛突然灭了。有人乘着光线昏暗去拉扯美女的衣服,美女也扯断了这个人的帽带。美女让楚庄王点亮蜡烛看看扯衣服的人是谁。楚庄王认为不能为了彰显美女的妇德而辱末了国士。于是要求所有的人都扯断帽带。之后大家继续喝酒,尽欢而散。后来在楚国攻打郑国的一场战役中,有一个将士特别勇猛,连续交兵五次,五次都将敌将的首级斩下。楚庄王一问,才知道,这个人就是那天晚上被扯断帽带的那个人。
其二:
爰盎本来在吴国为相,手下有个将军和他的侍女私通,被爰盎发现了之后,这个将军就准备逃跑,结果爰盎骑着马去追他,并且让他不要跑,还把那个侍女赐给了他。汉景帝时爰盎任太常,再次出使吴国。吴王刘濞正准备造反,于是派了500名士兵包围爰盎的住所。带头的将军就是私通爰盎侍女的那个人。他买了很多很多的酒,将士兵灌醉,放走了爰盎。爰盎因为这为将军的帮助顺利的逃走了。
这两个故事都有两个关键词“施恩”和“美女”。
一个宽宏大量的人,或者说,一个有容人之量的人,往往会宽恕别人的过错,而宽恕,就是一种施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施恩,另一个人就会感动,并且铭记在心,在适当的机会他会自动寻求回报。所以说好人有好报。
关于施恩的例子,我也可以说两个:
在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举足轻重。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韩信支持项羽,项羽就能获胜;韩信支持刘邦,刘邦就能获胜;韩信选择自立,就能三分天下。蒯通劝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但是韩信说:“我没饭吃的时候,刘邦把自己吃的饭给我吃;我没衣服穿的时候,刘邦把自己穿的衣服给我穿。而我在项羽那里,位不过执戟,官不过郎中,项羽对我言不听计不从······”。最后韩信决定支持刘邦,也因为韩信的帮助,刘邦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在吕太后执政时期,为了防止南越的赵佗造反,汉朝不卖铁器给南越,牛马也只卖公的不卖母的。目的是为了削减南越的实力。到汉文帝时期,赵佗想自立。汉文帝于是决定,恢复与南越的通商。并且为赵佗修好了祖坟,还找到了赵佗家族的亲戚,封官给他们做。赵佗很感动,于是放弃了自立的念头。
这就是对人施恩的好处。对人施恩不见得每次都能收到回报,但是总有回报你的人。如果这个人,在关键的重要时刻,回报你,那就是他对你起到重要作用的时候。
与美女有关的例子也很多。
比如:
刘邦攻打匈奴,因为求胜心切,一路急追,脱离了大部队,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是送了大礼个冒顿单于的宠妾,让她向冒顿求情,放了刘邦。
又比如:
孟尝君在秦国被囚,也还是通过收买秦王的宠妾来为自己说情,最后才得以逃脱秦国。
又比如:
东汉末年,王允,利用自己的义女貂蝉的美貌,挑拨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最后成功除掉董卓。
美女的作用,非常的强大。尤其是用于收买人心。
我们过去讨论过:说买人心,可以用,权力、金钱和美女以及共同的理想(也可以说是共同的利益)。如果你再懂得对人施恩,那么你可以拉拢到很多你想拉拢的人。这些人,在关键的时刻,不管是为了报恩还是共同的利益,对你做出回报,那就是你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的时候。
对人施恩,是一种美好的德行;对人施恩而不求回报,那是一种更加美好的德行。关键是,你对有些人施恩,他自动会回报给你。所以对人施恩,也可以是一种智慧。
而美女,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有时候,她们可以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
《智囊全集》大概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容人之量,同时,也要善于运用美女这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