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与不用

(2023-03-30 00:57:21)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政治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用与不用。

我们之前讨论过另一个话题——杀与不杀。今天讨论——用与不用。

对于用人,个人认为,做君主的要有容人之量。像战国四公子这些人都是有容人之量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个人资源养士三千。像鸡鸣、狗盗,冯谖和毛遂这些人,平常不起眼,到了关键时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话题我们之前说过。

用人,要有容人之量,但是,不等于,毫无原则的用人。比如国家要用的重要人员,最起码的,他必须是爱国者,或者说是忠于祖国。而不能只看他的才能。一个有才能而不忠于祖国的人,实际上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关于用人,当用则用,不当用的不能乱用。

在《智囊全集·见大卷》,有记载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宋高宗时期,秦桧当宰相掌权。有一个读书人模仿秦桧的笔迹伪造书信,去找扬州太守。太守觉得可疑,于是连人带信,把他押解到京城去见秦桧。秦桧不但没用怪罪他,还给了他一个做官的机会。有人不理解,就问秦桧:“为什么?”秦桧说:“此人胆敢模仿我的笔迹伪造信件,一定不是一般人。如果不给他一个官职束缚住他,只怕将来他要投靠南方或者北方的敌人”。

随后冯梦龙还举了几个例子。其中讲到:

宋仁宗时期,有两个姓张和姓李的读书人,想投靠韩琦和范仲淹,又觉得毛遂自荐可耻,于是,就在石碑上题诗,叫人拉过韩琦和范仲淹的府门。韩琦和范仲淹觉得他们形迹可疑,没有录用他们。过了很久,这两个人到西夏,化名张元、李昊,到处题诗。李元昊觉得奇怪,招来问话,谈话很投机,任用他们为谋士。结果这两个人成为北宋边境的大患。

冯梦龙认为:李元昊能识人。

我个人认为:伪造书信与在石碑上题诗不同。伪造书信,属于欺诈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时,也不符合道德。所以两件事情不可一概而论。

我们的学校招收学生,讲的是:品学兼优。公司或者单位招人,讲的是:德才兼备。不论是品学兼优还是德才兼备,都不要忘了“品德”二字。

关于治国,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要“以德治国”,有人认为要“依法治国”,有人认为要“无为而治”,有人认为要“兼爱非攻”。不管是以德治国,还是依法治国,秦桧都不能任用这个靠伪造自己书信而争取就业机会的人。也许,他自己是个奸人,所以也比较欣赏奸人吧。

赵高的字也写得很好,天天帮秦始皇写诏书。结果,他唆使胡亥篡位,并且,架空胡亥,独揽大权。秦国六百多年基业,最后都毁在赵高手里。

所以,用人,要有容人质量,但是不等于没有原则的用人。有德无才,那是庸官、昏官;有才无德,那是奸臣、佞臣。

冯梦龙评价秦桧:下下等人偶尔也会有上上等的智慧。也就是说:他认同秦桧的这个做法。但是,我个人不是很同意这样的用人。万一你招进来的是个“赵高”,那将是后患无穷的事情。

                                                    王小明

                                                  20233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