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与私有制
(2023-02-26 18:27:48)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政治 |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公有制和私有制。
我们知道,人类的社会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其中,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算是公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算是私有制社会。
原始社会:食物共享、财物共有,甚至可能连妻子都可以共有,只有相互依靠才能有利于生存。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属于国家,也就是说他是全民共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取酬。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属于私有,也就是说,允许财产属于私人拥有。分配制度是——根据个人贡献的价值决定(个人也可以不参加劳动,投资也是获得回报的一种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差异,生产资料共有,按需分配。也即: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目前,属于社会主义的国家有: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属于资本主义的国家有很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等,甚至连俄罗斯也是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公有制社会,不同的是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公有制社会,但是,它属于公有制社会的不同阶段。我们也可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身,是共产主义的“孕育期”。
非常抱歉!共产主义,非常难以实现。因为,人性的弱点就是——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人类的特点。
我们过去做过公有制的试行,结果非常的糟糕。1959年——1961年,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准确的说是“三年困难时期”,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我们不能无视这段历史,而应该引以为戒。
70年代,在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恢复私有制,改变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也改为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继续高速地发展之中。
所谓的计划经济,就是:以主观意愿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很显然:市场经济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我们把我们目前的社会形态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呢?有些人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是很正确。准确地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形态。
有一些“高、精、尖”的行业,民营企业,无法承担,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无法承担,所以,它可以由国家直接参与建设。但是同时我们允许,其它和行业由民营企业参与和承担。
国营企业,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创造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人民服务,它并不像资本主义者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个人大胆的预言:公私共存的社会制度将来可能会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在必要的时候也要进行一些“公有制”的举措。比如:那一年雷曼公司倒闭,引发了全球的金融海啸。我听说:美国政府,以国家的名义介入雷曼公司的投资,并且最后度过了这场金融海啸的难关。
邓小平曾经说过:“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只要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就可以拿来使用,而不应该拘泥于某种意识形态。
我承认: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理想形态。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按需分配的制度,会使我们从一个非常美好的共同富裕的理想,走向一个非常可怕的均贫的现实。而公有制和私有制共存的社会形态,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最终极形态。
我们现在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共存的社会,我们正在高速、高效的发展,而且,我们还将继续这种高速和高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