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浅谈
(2022-12-10 18:35:10)
标签:
文化历史 |
近年来,读的书,大多与哲学、历史有关,所以,谈论的话题也大多与哲学、历史有关。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历史浅谈》,新浪博客认为,文章含有敏感词汇,不让发表,只好把它收藏在QQ空间里面。今天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哲学浅谈》,试着讨论一下,与中国哲学有关的话题。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名叫——《孔子与儒家哲学》,书的作者清末民初的著名文人——梁启超。他认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
1.
2.
3.
个人认为:任何一门学问,都可以分为,学理研究和历史研究两部分。问题研究法可以算是学理研究的一部分。宗派研究法和时代研究法可以算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
首先:什么是哲学?
根据希腊语的愿意,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也就是说,哲学是一门“爱智之学”。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解释不够准确。准确地说:哲学应该是,研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一门学问。
什么是世界观?
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什么是人生观?
就是你对人生的感悟。
什么是价值观?
就是你对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判断。
什么是方法论?
就是,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的方法。
有人曾经这么认为:埃及、印度和犹太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哲学主要在谈论,人和“天”的关系;希腊和现代欧洲,他们的哲学主要在谈论人和物的关系;中国的哲学主要在谈论人和人的关系。
我个人不是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比如说:《荀子》的《劝学》、《修身》,讨论如何教学和修学。《天问》和《非相》,也讨论人和天的关系。《富国》、《王霸》、《议兵》则讨论他的政治和军事主张。又比如: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讨论的是墨子的政治主张;《节用》、《节葬》、《非乐》讨论的是墨子的经济主张;《天志》、《明鬼》、《非命》讨论的是墨子的宗教主张。又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即谈人与天的关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谈人与人的关系,即他的政治主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也谈人与事物的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末。)。
另外,我曾经听人这么说:基督教的思想水平,属于小学水平;佛教的思想水平,属于中学水平;高级的道教的思想水平,属于大学水平。这个说法,我基本可以认同。为什么说,基督教是小学水平呢?因为他们的神话故事太简单,简单得就像是说给小孩子听的故事。
有个人死了,他周围的人用担架把他抬到耶稣面前,耶稣拉着这个死人的手说:“你的罪赦免了。”于是这个死人,马上就复活了,一骨碌爬起来,就走了。
有个人眼睛瞎了,他周围的人就把他带到耶稣的面前,耶稣拉着他的手说:“你的罪赦免了。”于是这个人的眼睛就复明了。
这样的故事太简单,确实像是小学的水平。
佛教也有很多故事,故事比基督教编的要高明一些,所以它像中学水平。
观音菩萨的前生是个男身。为了帮助世人脱离苦海,投胎到东土的妙庄国,成为妙庄王的公主。公主的姐姐们都出嫁了,只有公主乐求佛道不愿出嫁。妙庄王生病,医生说:“需要一颗人的眼睛,和一支人的手臂作为药引。”公主的姐姐都无法舍弃自己的眼睛和手臂,只有公主愿意,她砍下自己的手臂,挖出自己的眼睛,治好了妙庄王的病。佛祖深受感动,奖励给观音菩萨,一千支手臂、一千颗眼睛。这就是千手千眼观音的由来。
不得不说,佛教的故事编的比基督教的要高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可能会信,所以说:佛教的思想水平是中学水平。
而道教的理论依据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真经》,读过《道德经》和《庄子》的人都应该知道,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水平算不算大学水平。
不管是道教、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是一种宗教,但是,他们的思想都可以算是一种哲学思想。
哲学大概可以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基督教和佛教可以算是唯心主义,道家则可以算是唯物主义。像苏格拉底、柏拉图,都可以算唯心主义,像中国的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可以算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也就是说,先有的“心”再有的世界。“心”死了,世界也就灭了。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的,都是物质的;或者,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存在。比如:人的意识、智慧和思想,都是以大脑这个高度发展出来的物质为基础的存在。
在距今大约2500年前,北纬25度到35度一带,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有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有印度的:释迦牟尼;有中国的:先秦诸子。
前秦诸子,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的一批思想家。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纵横家、名家、农家、阴阳家、杂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儒、墨、道、法四家。这就是中国哲学的流派。
关于哲学的时代划分,我曾经听说过,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
2.
3.
我大胆地借着这个框架也对中国哲学进行相近的划分:
1.
2.
3.
4.
周之前,远古的先民们,对世界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用想象出来的神话,解释这个世界,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
周之后,文王在狱中推演易经,所以周易可以算是中国的最早的哲学思想著作。春秋、战国时期,集中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中国后世的哲学思想,多是以这个时期是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发展和衍生出去的。
东汉永平年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也正式成立,后世的中国哲学,以释、道、儒,三家最大。
佛教又分为: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真言宗。
道教最多分为八十几个宗派,大体上就是:正一道和全真道。
儒家,由于孔子弟子众多,教学很广,所以,也分八个宗派,有:
子思之儒、子张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孙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梁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辛亥革命之后,马克思思想传入中国。马克思思想讲的是: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哲学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历史一般规律的哲学思想。
我个人更趋向于认同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