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韩国的灭亡

(2022-04-29 18:16:26)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历史

一个人,有多少知识,就能写多少文章。或者说有多少知识,才能写多少文章。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写多少篇文章,也没有计划过一定要写多少文章。不知不觉这些年也写了不少东西。很多东西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就当成是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成果吧。

最近在听历史课,所以就写了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文章。当然,个人对历史的认识还是相当的肤浅,所以写的文章也不是非常的深入。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与历史有关的文章不是很好写。我们对历史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是,一定要忠于历史原貌,历史上发生过某一件事情,他是什么样的,你就只能什么样的讲述。但是,相同的话题,无数人在讨论,一不小心,就有沦为抄袭的嫌疑。

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韩国的灭亡。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有七个最强大的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赵国、韩国。这七个国家当中,韩国,国力最小,同时又紧邻秦国。由于秦国的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所以,韩国注定,也肯定会成为,秦国要打击和吞并的第一个国家。

秦国灭韩国,在《史记》里面只记录了几十个字。因为灭韩的战争打得很顺利,秦国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内容好写了。战争顺利到了没有什么好写的地步。

公元前231年,秦国派兵攻打韩国的南阳,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把南阳攻下。第二年,秦王又派驻守在南阳的军队攻打韩国的都城——新郑。同样也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并且俘虏了韩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韩安。韩国就这么被灭了。

韩国不想反抗秦国的侵略吗?当然想,但是,他早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

从秦昭襄王时期开始,秦国使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到秦始皇嬴政时期。大约四十几年的时间,秦国,不断地在打韩国,就像“切香肠”似的,切割着韩国的领土。到秦始皇正式打响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的时候,韩国早已经没有能力抵抗秦国的入侵。

韩国为什么会灭亡?普遍认为有三条原因:

1.      变法失利。

2.      环境恶劣。

3.      外交乏术。

先说第一条:变法失利。

在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的同一时期,韩昭侯重用申不害变法。我们知道,法家思想分为:商鞅的“法”,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韩非是集法家之大成者,同时提出“势、术、法,三刀”。但是,申不害只重“术”。所谓的“术”就是驾驭权臣的计谋。对于巩固政权确实可以有作用。但是,他不像商鞅的“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贫穷、混乱、弱小的局面。

有一次,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韩国和齐国求援。韩昭侯问申不害的意见。申不害怕自己的意见与韩昭侯的意见不统一,会失去韩昭侯的宠信。于是他说:“这件事情很重要,请容我回去想想,再向你禀报。”回去后,申不害,找了两个平常最喜欢提意见的官员,对他们说:“做官员的最重要的就是给国君提意见,而不要在意自己提的意见是否会被采纳。”于是这两个官员就去找韩昭侯,提出了,关于这件事情的看法。申不害在一旁观察韩昭侯的反应,于是他知道了韩昭侯大概是怎么想的。当韩昭侯再次问申不害的时候,申不害提出的意见是“联合齐国,攻打魏国。”韩昭侯非常高兴。最后联合齐国,“围魏救赵”。

这就是申不害的术。对于改变国家的困局有作用吗?

韩昭侯也确实从申不害那里学到了“术”的运用。

有一次,韩昭侯,去洗澡。结果发现自己的浴缸里有瓦砾。当然,这肯定是负责洗澡的官员的失职。但是,韩昭侯回头一想,失职也不能失到这个份上。肯定是有人陷害他。于是,韩昭侯洗完澡之后,就和身边的官员说:“负责给我洗澡的人失职,我想换一个人,你们看哪个人合适?”于是身边的官员马上给他推荐了一个人。韩昭侯表示同意。等那个被推荐上来的人来见韩昭侯的时候,韩昭侯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在我的浴缸了放瓦砾?”那个人大惊,以为韩昭侯全不知道了,于是说:“负责洗浴的被免,我就可以继任,所以才在浴缸里放瓦砾。”

这就是申不害交给韩昭侯的“术”,韩昭侯运用的很好,但是,这对改变国家的困境没有什么帮助。

荀子曾经说过:“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不讲信、义,只讲权谋,是会导致国家的灭亡的。虽然申不害的“术”不会导致国家的灭亡,那么严重,但是,他起不到改变国家困局的作用。而商鞅的变法则让秦国变得:社会井然有序、经济繁荣富强、军队勇猛善战。

秦国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时候,韩国却没有什么改变,而韩又紧邻秦国。与秦国的国土犬牙交错。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变法失利,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环境恶劣。

韩国的生存环境非常的恶劣。这里说的“恶劣”并不是指自然条件的恶劣。而是,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不利。韩国的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南面是强大的楚国,北面是强大的赵国,东面是强大的齐国和魏国。七国当中,韩国最弱,偏偏又被各个强国包围在里面。他不可能通过向外扩张来强大自己。唯一要想强大的办法就是“练内功”,把自己的国家经营好,变得富强、变得强大,然后才能选择周围最弱的一个国家,攻打它,扩张自己。比如:秦国,曾经也不算最强,但是,他灭了西戎,扩张了自己的领土,并且通过变法使自己进一步强大,才有了灭六国的条件。环境恶劣是韩国灭国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外交乏术。

这个外交乏术,不是说他在外交方面一点办法没有。而是,他缺乏一个长期发展的大战略,或者说是大策略。说白了,韩国的外交策略有一点“朝秦暮楚”,没有一个大的方针。“朝秦暮楚”这个词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

秦国准备打韩国。韩国打不过秦国,于是决定,割一个名城给秦国。与秦国求和。同时和秦国联手攻打楚国,这样又可以在伐楚中获得好处。

楚国知道了以后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戒备,同时声明支持韩国攻打秦国。并且派战车上路,造成很大的声势,同时送大礼给韩国。表示自己愿意支持韩国,一起去攻打秦国。韩国一听说楚国愿意和自己联合攻打秦国,这样就不用割地给秦国了,马上表示同意。结果是秦国大怒,发兵攻韩,而楚国除了嘴里的声明之外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以上,是普遍认同的,韩国灭亡的三个原因。

今天的学习与大家分享到这里。

                                                                          王小明

                                                                          20224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晋国无公族
后一篇:今年的五一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