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院士到状元,江浙远胜其他各省
院士总数,江浙两省断层式领先于其他省份。
两院院士是我国最顶级科技人才的代表,根据公开数据信息,截止2022年,全国两院院士2754名。对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两院院士籍贯在省际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江苏省籍贯院士人数最多,达到500人(科学院院士301人、工程院院士199人),占全国的18.16%。
浙江省次之,415人(科学院院士256人、工程院院士159人),占全国的15.07%。
为山东省排名第三,181人(科学院院士8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6人),占全国的6.57%。
湖南省排名第四,172人(科学院院士8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5人),占全国的6.25%。
广东省排名第五,150人(科学院院士9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4人),占全国的5.45%。
作为我国首都和政治科技文化中心的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公司总部及各类机构云集,但其籍贯院士仅49人(科学院院士24人、工程院院士25人);而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其籍贯院士则有92人(科学院院士51人、工程院院士41人)。
江浙两省院士合计915人,占全国的1/3,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
每百万人口院士数,江淅两省更是远胜其他省份
按每百万人口院士数分析,浙江为6.31人,江苏为5.87人,浙江略胜江苏;第三位为上海(3.72人),第四位为福建(3.49)人;2--3人之间的分别有湖南(2.60人)、安徽(2.37人)、天津(2.27人)、北京(2.24人)、辽宁(2.07人);湖北、吉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广东、重庆、四川等9省处于1--2人之间;其余各省则在1人以下。
无论从院士总数还是每百万人口院士数,江淅两省相对其他省均优势巨大。可以说,江浙人才辈出,为国家培养大量顶尖科技人才,堪称是院士的摇篮。
各省院士数量榜单
广东省总数上还不错,但每百万人口院士数上差距巨大,弱势明显,特别是与其第一大省的人口和经济地位相比,甚为不符。
2023年两院院士增补候选名单,江浙两省保持强劲势头
2023年两院院士增补候选人总计是1159人(另79名特别候选人暂未公布名单),
江苏省以117名院士候选人占据了全国各省市的榜首位置,超过全国总数的10%,是院士候选人唯一过百的省份。
浙江省院士候选人82名,居于湖南(96)、安徽(89)、山东(87)之后,位居第五,仍处于头部位置。
下一位次是河南省,院士候选人69名,拉开了差距;广东省则只有10名候选人,比较不堪。
2023年各省两院院士增补候选人数表
“天下财经和状元,半数尽出江南”
清朝初年,有“天下财经和状元,半数尽出江南”一说。一来述说江南(大致相当于今江浙沪皖赣)为富庶之地;二来佐证江南多出状元郎。
据考,历朝历代以科举甄选人才以来,从唐至清,共产生过600多位文状元,其中有籍贯可考状元357人。江苏60人,浙江54人,位居前列,两省合计114人,占总数的1/3。具体见表。
如从明清两朝来看,两朝共产生状元167名,江浙合计贡献84名(江苏44名、浙江40名),正是“状元半出江南”。
结论:西晋末的永嘉之乱、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北宋末的靖康之难,引发三次衣冠南渡,全国经济中心最终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江浙渐成富庶之地,士大夫聚集,并延续尊师重教传统,教育基础厚实,培养大量人才,顶尖人才也就脱颖而出,王朝时代出状元,当代社会出院士。
相对地,经济大省广东,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教育科研仍是很大的短板和弱项,仍需努力积淀和孕育,“知不足而奋进”,争取固基补强,厚积薄发,迎头追赶。
前一篇:海淀六小强牛,西城也不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