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2019-01-02 21:01:56)
分类: 公开课示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发挥想象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重难点

重点

 

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她的魅力所在。

难点

体会作者化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活动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家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我们就来赏读这篇佳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吧!

二、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编过《科幻世界》。代表作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2016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三、文本链接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经过丽江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着重介绍了丽江的什么景观。

作者主要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

五、课本精读

1文中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哪些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

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身份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河流源头以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向丽江却跌落到落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是怎样介绍四方街的?

四方街应是丽江最核心最美丽的景观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在文中对它作了三处介绍。

一是在文中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而扬名天下。

二是在文中第10自然段作者化成水滴乘水车升高遥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

三是在文中第1314自然段具体而详细地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文章的第8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过渡段。领起下文同时与上文第4自然段相呼应突出四方街的重要是一滴水旅行的重要地方。

51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着重介绍了东巴文这个字?

(1)作者是化身为一滴水游丽江的这里介绍这个字自然合拍。

(2)这个字说明了当地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6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安排时间这一条线索的?

既有大的时间概念:从古代到现在;又有具体的时间观:从白天到黄昏再到第二天黎明时分。

7作者为什么要让自己化作一滴水去经过(游览)丽江?

因为丽江既是当地城市名称也是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在丽江中流淌可穿越历史纵贯疆域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丽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城市建筑人物风情等等。且构思新奇、视角独特既能让人易于接受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8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这种写法以其他的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某个地方。

生甲:我到过北方的大草原我想化作一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生乙:我曾到过祖国的南海我想化为一条鱼畅游在碧波之中。

生丙:我曾到过深圳我想变成一辆现代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

六、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的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游览四方街。

第三部分(16):写奔向金沙江作为一滴水完成了游历丽江的行程。

七、文章主旨

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给读者以清新优美的艺术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八、写作特点

1以时间和行踪交叉为序安排全文的内容这符合游记散文的行文特色。

2语言优美融情于景。作者在文中写景不乏优美语句又饱含情感。如第10自然段写景句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看见了……运用排比修辞多方面介绍四方街的远景表达了心中的向往之情。再如第14自然段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运用了比喻对远方来客进行真诚的赞颂。

3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令人耳目一新。

 

九、板书设计

经过丽江(一滴水)走进丽江,跃入金沙江(黄昏夜景)情感炽热(视角独特)

古代——现代  白天——黄昏——黎明

 

十、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后再联系前面几课类似的游记散文教学我有了如下一点心得和反思: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