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协和医院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的通知

(2019-04-09 10:12:34)

北京协和医院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的通知

 

根据研究生院医科研发〔2017〕116号文件要求,2017年开始,全部博士生(学术型、临床型及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学位论文进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和论文盲审工作可以同时进行。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预答辩及论文评阅工作要求:

1. 由学系或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统一组织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提前2天将预答辩安排(纸质版,附件1)报教育处

2. 每位博士生预答辩不少于15分钟,专家提问不少于5分钟。

3. 请专家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结果的可信性、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并请专家指出论文需要进一步修改提高之处;所有专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记录表》(附件2签字,给出预答辩结论和论文修改建议。

4. 设立专职秘书1人,负责记录和填写《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记录表》和培养手册。预答辩结束后,秘书将《预答辩备案表》(附件3,电子版)报教育处,教育处邮箱pumchjyc@163.com

5. 博士生在正式申请答辩时将《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记录表》与其他申请答辩材料一同上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审批,否则不受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6. 预答辩是论文答辩的提前预演,提交的论文不应出现形式方面的错误和明显的内容错误。预答辩通过的学生方可进行论文同行评阅;预答辩不通过者需要修改论文,择期重新进行预答辩,未在规定时间完成预答辩的学生至少延后半年毕业。

7. 预答辩结束后,请博士生参照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送论文评阅,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阅专家7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即只要有一个评阅人对论文有异议,论文必须经修改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评阅人必须是正教授职称(含相当职称)。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少于5人,外单位专家不少于4人,外单位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少于3人。

8. 请各学系、各专业、各位导师和学生务必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一旦博士生学位论文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抽查且评定为不合格,相应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将从下一年起暂停招收博士生2年。

二、预答辩流程:

1. 推选预答辩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主持预答辩工作。

2. 学生进行预答辩报告,每生不少于15分钟。

3. 专家对论文提出建议和问题,每生不少于5分钟。

4. 预答辩主任委员总结预答辩总结和意见。

5. 预答辩委员会委员将评议意见填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记录表》并签字,秘书整理好记录后将《预答辩记录表》转给学生

三、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

根据学校要求,按期答辩者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在每年4月10-5月1日之间进行,延期答辩者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在每年9月10日-9月25日之间进行。

四、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委员会组成:

校内外相同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组专家5人(含至少2名校外专家),均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导师和导师组成员不得担任预答辩评委。

备注:医科院系统各所院(如肿瘤医院、整形医院、阜外医院、基础所等)均属于校内单位。

五、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费支出标准:

参照学校标准支出评审费:

预答辩专家评审费用标准:1200元/生。

预答辩秘书费用标准;100元/生。

以上经费由导师的教育支票支付

关于填写预答辩酬金表:《劳务费报领单》(附件4详见文件夹。本院人员和外单位人员分两张《劳务报领单》填写;外单位人员劳务发至银行卡,还需填写《汇款信息单》(附件5

填表要求:填写领取人姓名、职工工号(外院人员填写身份证号)、在签收处签字、申请事由填写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发放金额(院内人员只能按税前发放);负责人和经办人签字。

关于去财务处报销预答辩酬金:携带绿支票(导师的教育支票,分本院职工一张、外单位人员一张)、劳务费报领单(分本院、外单位人员)到财务处教育经费窗口办理报销。

注意事项:

关于答辩费用的报销:单张支票费用总计3000元以下的由导师签字即可到财务报销;3000元--5000元由教育处处长进行审批;5000以上报主管院长审批,10000元(含)以上报院长或院长办公会审批。

 

六、关于答辩要求,参照学校文件执行

 

附件:1. 预答辩安排

2.  预答辩记录表

3.  预答辩备案表

4.  劳务费报领单(本院&外院)

5.  劳务费汇款信息单(外院)

北京协和医院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的通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