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位开国上将曾入选大将预选名单,他们为何最后落选?

(2021-01-06 21:13:00)
标签:

八路军

历史

毛泽东

名将

战争

分类: 历史

1955年大授勋,就像梁山泊大聚义好汉们排名次,最初大将候选名单有22人之多,他们都在我军担任重要职务。

粟裕,总参谋长;

徐海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黄克诚,军委秘书长兼总后部长;

谭政,总政副主任;

罗瑞卿,公安部队司令员;

许光达,装甲兵司令员;

王树声,总军械部部长;

陈赓,哈尔滨军工大学校长兼政委;

肖劲光,海军司令员;

张云逸,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许世友,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司令员;

刘亚楼,空军司令员;

邓华,沈阳军区司令员;

陈再道,武汉军区司令员;

彭绍辉,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王宏坤,海军副司令员;

杨得志,济南军区司令员;

萧克,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宗逊,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王震,铁道兵司令员;

宋任穷,总干部副部长。

周纯全,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

除了1955年最终授予的10位大将,剩下12人中也都是我军资深革命家。当时初步拟定的名单有两套方案,22人名单和15人名单。只入选22人名单的有7个人,解放战争中,这7位都是我军猛将:

杨得志,晋冀鲁豫1纵司令、晋察冀1纵司令、第19兵团司令。

王宏坤,晋冀鲁豫副司令、10纵司令、湖北军区副司令。

彭绍辉,吕梁军区司令员,西野7纵司令、第7军军长。

陈再道,晋冀鲁豫2纵司令、河南军区司令。

邓华,东北野战军7纵司令、第15兵团司令。

刘亚楼,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第14兵团司令。

许世友,华东野战军9纵司令,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山东军区司令员。

从解放战争任职来看,这7位都担任过纵队司令、兵团司令或者省军区司令这样职务,从职务上来说相差不大。其中有两人专门为大将军衔争过。

许世友,红军时期战功赫赫,职务也提升很快。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扩编时,红九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军级干部中,军长何畏后来离开革命队伍,政委詹才芳中将,王学礼牺牲,王新亭上将,由此看许世友上将作为副军长,上将军衔不算低。横向对比,红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是大将,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是大将级别(36位军事家),他争大将也有资格。

刘亚楼,红军时期也是干将。1935年由陕甘支队恢复红1军团番号时,第1师,师长陈赓(后杨成武),政委黄甦(后杨成武、邓华),副师长杨得志,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谭政(后罗元发);第2师师长刘亚楼(后黄永胜),政委肖华,政治部主任邓华(后肖华兼、唐亮);第4师师长陈光(后李天佑),政委彭雪枫(后杨勇),政治部主任舒同。第1师、第4师师长都是大将级别将领,谭政也是大将,不过其他师级干部大多是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四野的三号人物,指挥作战能力出众,是红极一时的将领。

同入选22人名单和15人名单的5位,资历更老,职务更高:

宋任穷,红军时任红五军团38师政委,长征时任中央纵队干部团政委,搭档陈赓大将。抗战时任129师政训处副主任,是张浩(林育英)、邓小平的副手。解放战争中,任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委、二野四兵团政委、西南局第一副书记等职务。

王震,任红8军代理军长,1934年7月担任红六军团政委,与萧克搭档。抗战时,担任359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与黄克诚职务相同。解放战争中,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晋绥军区2纵司令、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务。

周纯全,红军时期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十一军政委等职务。抗战时,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副校长、校长。解放战争中,在东北负责后勤工作,担任过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长 。

张宗逊,1928年任第四军连长,是“我军创始阶段的少数几个连长之一”。担任过第12军军长、红3军团第4师师长等职务。抗战中,任第358旅旅长,是八路军初期的6位旅长之一。解放战争中,转战晋绥、陕甘宁,担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

萧克,红四军时期的一位骁将,是当时几位青年将领之一,1932年10月,任湘赣苏区红8军军长。1934年,率领红六军团孤军西征,穿越敌境2500余公里,与贺龙红2军团会合。红军时期,与彭德怀、林彪等元帅齐名,战功赫赫。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担任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等职务。

宋任穷和周纯全从事政治工作,王震、张宗逊、萧克是军事干部。这五个人的资历都很高,不过王震、张宗逊、萧克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没有突出战绩,这是他们评大将的短板。

从上面分析看出,这12人各自有自己的突出方面,也有自身的短板。

1955年9月27日,经毛主席与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仔细考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按照当时军衔制度,其中七人为陆军大将,萧劲光为海军大将,罗瑞卿为公安军大将,许光达为装甲兵大将。虽然设立了空军大将,但无人获得空军大将军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