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十大中国国宝证实,日本古代为何叫倭奴国?

标签:
日本倭奴国宝汉朝金印 |
分类: 历史 |
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都影响深远,日本越南等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如果要问除中国之外,哪个国家收藏中国文物最多,那答案必然是日本。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国国宝最多的,是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
第十,李迪《红白芙蓉图》
价值:宋代花鸟画第一名作
举世公认的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原来是圆明园的秘藏,后来流落海外,先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后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第九,《无准师范像》
价值:宋代人物画代表作
南宋时期流入日本,是宋代肖像画的代表作,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画,无一幅能出其右。收藏地京都东福寺。
第八,猛虎食人卣
价值:商周青铜器精品;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出土于湖南,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近代流入日本,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馆。
第七,牧溪法师《观音猿鹤图》
价值:宋代禅宗画代表作
这套图画三幅一组,宋代禅宗画的极品,古代流入日本,藏于京都大德寺。
第六,王羲之《丧乱贴》
价值:最接近书圣原本的摹本
唐模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日本的,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古代流入日本,宫内厅收藏。
第五,《潇湘卧游图》
价值: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
当年这幅画的价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图》和《富春山居图》之上,清末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第四,曜变天目茶碗
价值:茶碗出自是宋代黑釉的建盏(福建建阳窑),是宋人斗茶用的,到目前考古发现的大量瓷片中,也没发现任何一个类似的。
这种曜变天目碗据说有两只,流传到日本之后,立马就都成了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宝物,其中一只被织田信长所得,毁于本能寺之变,剩下一只是德川家康传下来的秘宝,后来被三代将军家光赐给了春日局。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
第三,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价值: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这个乐器极度华丽,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被它发挥到了极致,世界上现存的能表现大唐盛世繁华的文物,最典型的大概就是这件了。
古代流传到日本,日本圣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后,生前用过的宝物都被藏在了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是日本皇家收藏的最珍贵的宝物。收藏地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第二,《菩萨处胎经》五贴
价值: 这卷经书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
唐代流入日本,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实有不可思议之妙。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第一,汉倭奴国王金印
价值:清晰的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冈,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收藏地:福冈市博物馆。
为了纪念汉倭奴国王金印这一事件,日本在发现金印的福冈志贺岛建立了金印公园。
志贺岛东侧,临海的公路边,立着一块高近 10 米的白色石碑,上刻“汉委奴国王金印发光之处”数字。石碑旁有一块木牌,写着“此处是发现后汉(现在的中国)光武帝授予奴国(现在以福冈为中心地区)使者金印之地,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