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立古代最早快速部队,屡屡以少胜多,被誉为中国战神

(2018-09-11 12:24:34)
标签:

刘邦

项羽

楚汉

秦朝

巨鹿之战

分类: 历史
两千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中国最早快速部队,屡屡创造出以少胜多的神话。

http://p3.pstatp.com/large/15a5000634c755b56447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少年时叔父项梁教他读书和剑术,都不愿学。他喜欢学习兵法,掌握万人敌的本领。

秦末,项羽起兵反秦。公元前208年,秦军40万大败起义赵国军队,围困巨鹿。

巨鹿之围数月,起义军六国军队几十万人救援,兵力多于秦军,却都不敢正面和秦军作战,在外围筑起堡垒观望。

救援楚军46天不敢前进,项羽杀死怯战的宋义取得军权。

http://p1.pstatp.com/large/162d00056a223209b738

 

项羽率领数万楚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只带三日军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

项羽楚军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原来观望的各起义军从此拥戴项羽为首领。

章邯所部秦军主力退却,与楚军相持。章邯因为孤立无援,又怕赵高陷害,最终投降。

20万秦军投降,后被项羽坑杀。

http://p3.pstatp.com/large/163500062e542f4f0efd

秦亡以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群雄在各地为王。

他的首都放在彭城(今徐州),看中彭州交通便利,利于骑兵快速作战。

http://p3.pstatp.com/large/15a50006441058ad9805

公元前206年,山东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前往平叛。

随后,刘邦偷袭陈仓,出师对抗项羽,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公元前205年,刘邦与诸侯联军56万人攻占彭城。

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山东战争还未结束,又要对付刘邦联军,兵力极大悬殊,后方沦陷,孤军深入,只能速战速决。

面对如此险恶的环境,项羽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救援彭城。

而此时,刘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宝美人,大摆宴会,以为已经胜利。

项羽率军早晨由萧县向东攻击,中午时打到彭城,刘邦军面对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被斩杀10余万人,刘邦联军大溃败。

http://p1.pstatp.com/large/16350005ee9f08885824


此后楚汉相争,项羽多次以少胜多,但是由于项羽为人刚愎同盟军越来越少,而刘邦在萧何张良辅佐下不断拉拢诸侯与其联盟。

后期刘邦与项羽相持,派韩信绕道山西,河北,山东去占领项羽后方。

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决战,项羽粮草和后援不足,仅10万军对刘邦70万军。

项羽决心以楚军最擅长的强力突击进攻汉军中心指挥系统,击溃敌军,扭转战局!

韩信知道楚军只能靠斩首突击取胜,故意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三十万大军所组成的数道铁墙的最后方,通过重重阻击延缓项羽攻击。

项羽所帅楚军不断突击,杀敌10多万却无法击溃韩信部汉军。

刘邦所帅汉军40万最终完成了侧翼包抄,将楚军包围于垓下。

http://p3.pstatp.com/large/16350006462a050c2d3c

垓下被围,英雄绝唱,突围前项羽的爱妾别姬自尽。

项羽率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却有数千人。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于是分兵三队出击,屡屡斩杀汉将而突围。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

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http://p3.pstatp.com/large/162f000379955c22f114

在几年征战中,项羽都是以少胜多,但是不善于用人导致人心背离而失败。

单纯武力,千古无人,项羽堪称中国古代第一猛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