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遗址考古发现高个子古人,秦汉以后中国人为何变矮了?

标签:
贾湖河南康巴骨笛身高 |
分类: 历史 |
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村。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到7500年 ,这里因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而闻名。此外,这里还发现了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家畜驯养、契刻符号文字,酿酒等遗迹。
出土文物显示贾湖文化属于早期华夏文化,出土的贾湖人男性平均身高在1.8米以上,成年女性高约165到170厘米。有多位男性墓主人,身高达到了190厘米以上,身材匀称健壮 。
考古学专家选取了贾湖人的颅骨、鼻翼宽度、上齿槽弓特征,牙齿大小等人类学指标进行测量,结论是贾湖人颅骨呈卵圆形,上方有矢状突起,颅骨壁是圆弧形,每一项人种学指标都都与现代中国人接近。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甘肃东部的庆阳市镇原县,在“常山下层文化”中,再次发现了这种大个子人种的存在。 甘肃庆阳常山下层文化中发现的大个子人种,有的身高达2.2米。
贾湖人种个子普遍较高,后世中国人个子却变低了。
根据陕西已挖掘的3000多座秦朝墓葬测量,秦人骨架平均长度1米7左右。秦国法律规定,“六尺七寸”是成年男子的最低标准,秦尺23.1厘米,“六尺七寸”约155厘米。由此推断,秦朝男子也不会普遍太高,平均身高1米7左右。
从秦汉以后到现在,中国人的身高变化不大。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cm,女性155.8cm。根据世界各国身高排名,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cm,数据和古代也差别不大。
贾湖人以后,中国人个子为什么变低了呢?假说认为1万年以前的古人需要同野兽搏斗才能生存,普遍长得高大粗壮。后来古人学会种植粮食,饮食由肉类向谷物改变,个子逐渐变低。
还有一种假设,这种高个子人种后来向西部迁移,甘肃常山文化就是他们迁徙的遗迹。最终大个子人种遥远迁徙青藏高原,形成了现在的“康巴”人。
康巴人虽然属于藏族,但是相貌和别的藏族人有很大区别。康巴人大都身材魁梧,身高1米8以上,康巴人或许保留了更多古代羌人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