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想歪的经典对联!

标签:
对联千古绝对老子孙子 |
所谓的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有人称它为“楹联”,也有人称它为“对仗之文学”。它讲究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是古代文人墨客于消遣之时拿来把玩的高级文字游戏。它在思维方式上颇有古代哲学的那种“太极生两仪”之感,提倡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对称阴阳两半的。它是中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联的总字数要求往往不算多,很多成品对联算上横批,甚至超不过古代律诗和绝句的整体字数。但它对于“对仗”的要求却颇为严格。一副优秀的、经典的对联,通常要求字数对等、词性也要对称、发音的平仄也要互补、甚至句法也要相同。那么就请跟随小编来看一看在对联文化中能够被称为“千古绝对”的对联到底长什么样子吧。
这幅千古绝对的上联是:“老子天下第一”。它的字面意思乍一看很浮夸,似乎很好对。但是要给这句上联对出经典的下联,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因为这里的上联并非只有一重意思。其中“老子”二字是多重语境,当“老”和“子”都读三声(lo
z)的时候,它指的是著有中国古代最早的宗教书籍《道德经》的著名思想家老子,道家学派和道教的创始人。连唐代皇帝都把他奉为神仙一样,身份地位可想而知!
在这个语境下,要想对出经典的词来,那么这个词不仅要词性一致(人名对人名),而且这个人名所匹配的身份地位也应该与老子相当。而当“老子”的“子”字变成轻音的时候读(lo
zi),是作为父亲的自称,也是骄傲自大的人的自称,但这时候这个词就变得有点粗俗,一般只用于挑衅、互相怼人或者开玩笑的情况。可以说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包含太多的信息量,句式看似简单,但要对出经典又绝妙的句子,不仅要考虑到字面句式、发音的平仄是否对仗,更要考虑到内外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其多重语境是否对应到位。
有一个对得十分经典的下联:孙子盖世无双。这里的“孙子”一词也是多重语境,当读成(sn
z)的时候,指的是著有中国古代最早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如果说老子的《道德经》包罗了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哲学,被奉为千古智慧。那么孙子的《孙子兵法》毫不逊色的被奉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宝贵圭臬。老子是思想家,孙子是军事家,可以对应,一文一武,一静一动。“盖世无双”则对应“天下第一”,历史上的两人一样的平分秋色和名垂千古。句式和意境都十分绝妙。
而当“子”读成轻音的时候(sn
zi)是指儿子的儿子,辈分比较低的人。也可以指一定程度的贬义,像老北京的土话就常有“谁不去谁是孙子”跟“谁不去谁是小狗”一样是一种用于挑衅、互怼抬杠或者开玩笑的语气。这个下联更经典之处在于,利用“孙子”这个词的多重意思,把上联“老子”多重意思当中的寻衅、怼人的那层意思也给化解了,又能夸又能怼。充分体现了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不愧为千古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