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款识是指在紫砂壶生胚上施加印文,表明紫砂壶的制作者,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十分相似。早期紫砂作为民间工艺,作品上并不留有作者名款,南京出土的嘉靖年间司礼太监吴经墓中的紫砂提梁壶就无名款。
印款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紫砂壶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制壶高手的印章,一般是篆刻名家所刻,如陈曼生为杨彭年制印,吴大徽为黄玉麟刻印,潘稚亮为王寅春,裴石民制印等。一般艺人请刻章艺人制印,所以,紫砂壶上印章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收藏品价值。
紫砂壶曾为贡品,但从无官窑,“乾隆御制”、“大清制造”一类的官印没能取代个人落款。在“合作社”、“紫砂厂”、“紫砂集团”的组织形式下,创作与生产,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买家、炒家和藏家,都是只认作者不认单位的。
http://s15/bmiddle/006YgjiBzy7gSmhR2s6fe&690
印章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葫芦形,瓦当形,自然形等;款识字体有楷书,小篆,隶书等;款识的内容有制作者,定制者,监制者,纪年,斋名,室名等。清末至民国时,更有图案化的印记和工厂,商号印款。印记一般印在壶底部,壶盖,壶把处。
http://s15/bmiddle/006YgjiBzy7gSmmpqrA6e&690
顾景舟“座有兰言”紫砂壶 钤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底款);顾景洲(盖款)
紫砂制壶与书画作品一样,是属于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最终需要作者本人的印章来做身份肯定。壶与印章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壶因名人印章而身价倍增,印章因壶的精巧而日趋闻名。所以历代制壶名家对于用在壶上的钤印十分讲究,无论是位置、大小、数量都几近苛刻。
壶艺界自古尊重壶艺家的个体劳动,自古重视作者意识、责任意识与品牌意识。而对于这些意识的重视,其意义是深远的。依照鲁迅的说法,那是“人的我觉醒”的标志。
http://s15/mw690/006YgjiBzy7gSmwaaVE8e&690
徐汉棠印章
http://s3/mw690/006YgjiBzy7gSmynQ9I52&690
顾绍培印章
http://s2/mw690/006YgjiBzy7gSmBencJ11&690
http://s5/mw690/006YgjiBzy7gSmIlJe4f4&690
吕尧臣印章
http://s16/bmiddle/006YgjiBzy7gSmL9cqbef&690
http://s12/bmiddle/006YgjiBzy7gSmS1ZLd7b&690
http://s2/mw690/006YgjiBzy7gSmT43q971&690
蒋荣印章
名家的款识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印章制作考究,金石味足。
名家的印章,或本人所制,或请篆刻名专制
,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而伪印章则难以达到这种水平,多呆滞无神。
2、钤印用力平均,深浅一致。
3、钤印位置讲究,整体和谐般配。用于盖内必在孔侧;用于壶底必在中间;用于把梢必在梢下;用于壶腹必在诗画尾部。
4、印章大小与壶的大小、所处的部位协调。壶大印大,壶小印小;底印比盖印大,盖印比把梢印大,反之则很有可能是伪品。
5、印章风格与壶的造型风格协调。精致的作品,款识娟巧奇丽;朴实奔放的作品,款识粗犷老辣;端庄稳重的作品,印章方正平稳。
6、印章形式使用合理。有的作者在同一壶上使用两方或两方以上不同形式。
7、刻写、钤印位置适当。紫砂壶的款识一般位于壶的盖内、底、把梢、腹四个部位。
总之,紫砂陶刻艺术不但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文学素养、书画功力以及人格气质整体的表现。因为表现形质的笔法、技法、章法只是手段,而写神才是艺术的本质,也是艺术表现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一把茗壶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装饰,便为好的艺术作品。闲暇之余,沏上香茗,品茗赏壶,涤滤烦忧。当余甘留舌之时,体会铭文刻画的意境,当能理解文人雅士对茶道的钟情、紫砂壶的珍爱及陶刻艺术的颂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