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家园共育
(2022-06-14 00:07:30)
标签:
教育育儿杂谈 |
让孩子爱上科学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稍不注意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成为了我们学习的重要使命。但有的孩子却抵触学习这门“枯燥”“艰涩”的知识。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呢?这里给大家提8个建议:
一、讲故事不必引经据典
科学不是固定答案,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较差。如果急于给他们引经据典做理论上的深奥阐释,那么他们不仅会因难于理解而对科学少了几分亲近,而且会产生这样的误解:科学只是储存在大人脑中的无数现成答案而已。显然,这对培养孩子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有弊无利。
二、将故事变成生活实践
在故事书里找疑问进行实践调查,以《垃圾哪里去了》这样的科学图书为例,家长在陪孩子读时,能够了解到垃圾是怎么处理掉的,此时便可学习书本里小姑娘和妈妈对垃圾处理的观察,带孩子一起实践,放一点儿垃圾在花园或院子里,随时间的推移,慢慢了解到垃圾是怎么和泥土融为一体,成为植物养分的。这个实践的过程有助于孩子对大自然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三、不要随问随答
给孩子更多的反应时间。“妈妈,为什么鸟会飞,我却不会?”“因为鸟有翅膀。”在孩子问完问题后,许多家长通常不用1分钟就急于作答。而专家则建议:不妨等待3分钟以上——这样,孩子们才有可能较完整、较逻辑、较有创造力地作出反应。“妈妈,为什么鸟会飞,我却不会?”“……”“可能我太重了,所以飞不起来?啊,我看到它有羽毛,如果我的身上有羽毛,我也会飞吧!”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家长还可给孩子更多时间思考,并提出几个问题作启发。即使孩子答错了,也要多作鼓励,并指明错处,或者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四、成功,打开科学之门
在科学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要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并使孩子保持这种兴趣,那么家长就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家长带领孩子做小实验,如把木梳在头上摩擦几下,然后吸起碎纸片。然后让孩子单独再做一次试试看,孩子也成功地让木梳吸起纸片时,会很开心,也觉得很神奇,于是有了想了解这是为什么的欲望,对科学的兴趣就油然而生了。
五、善用公共科普资源
让户外活动变成科学之旅。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自然历史中心、动植物园等,此外一些提供亲身实践的活动中心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地方所拥有的是你无法提供给孩子的体验,而且一些设备也是父母无法置备的。因此经常给孩子这样的经历,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科学的本质,简单的说就是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索。儿童拥有极其强大的对世界的探索精神,他们好奇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他们想要认识这个世界,只是缺少一个认识的途径,因此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指引方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乐于去探索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