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018-10-11 10:06:09)
分类: 教育教学

25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老师有一项特殊的本领你想知道吗?就是你随便说出一个数,我能马上判断出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学生出数,老师判断。

2.揭题:你想学到老师这项本领吗?学了这节课你也会掌握这项本领,有信心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把5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让学生汇报。(老师随机板书)

简介列举法:像这样把5的倍数一一写出来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列举法。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33,这是一张百数表,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把5的倍数用红笔圈起来。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观察百数表中和同学们列举的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1:5的倍数的个位上是05

2:5的倍数都在第5列和第10列。

2.解释与验证。

:那是不是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5?你能举出一个个位上是05的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举例验证。(强调验证的方法:列举法)

1:任意写几个数与5相乘,积的末位数字不是5就是0

2:我列式求51,2,3,4,积的末位不是5就是0

:通过刚才的交流验证你们能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吗?

(学生说师板书: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我们用列举法和百数表探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选其中一种方法找到2的倍数,来探究一下2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自主探究。

: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指名让学生汇报。

让学生说用的是哪种方法,读一读2的倍数,预设:

(1)用列举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2的倍数)

(2)用百数表。(投影仪)

:同学们说说通过自己的探究方法,你发现2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1:我发现2的倍数都是双数。

2:我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是0或者2,4,6,8

:我发现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2的倍数都是一位数或两位数。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2,4,6,8?你们能举一个个位上是0,2,4,6,8的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举例验证。

总结:通过刚才的广泛验证,我们发现:无论是几位数,只要个位上的数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学生说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那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哪一位就行了?

:只看个位。

:2的倍数与十位上的数有关系吗?

:没有。因为十位上的数是1~9

4.认识偶数和奇数。

:在自然数中,2,4,6,8,10,12……这样的数,2的倍数,叫作偶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双数。而像1,3,5,7,9,11,13……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单数。

:同学们观察偶数有什么特征?奇数呢?

总结: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三、汇报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四、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教学反思

  利用百数表让学生经历找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归纳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