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名称:Decca Recordings 1964-1975 Vol.2
演奏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新爱乐管弦乐团、皇家爱乐乐团及合唱团
指挥: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1964-1975、伦敦
发行公司:Decca
唱片版本:德国纸盒版
唱片编号:475 6090
专辑介绍:
这套6CD合辑收录了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1964-1975年间在Decca唱片公司的录音,包括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鲍罗丁的作品。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年4月18日-1977年9月13日)美籍波兰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他的指挥富于激情,以音响丰满、色彩鲜艳而引人入胜。这套合辑中的录音音效豪华壮丽、对比强烈,充分发挥了乐队的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
在管弦乐的音响效果方面,斯托科夫斯基是个完美主义者。然而,直到他的晚年,随着立体声技术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录音技术才终于让他心满意足。而他竭尽全能用高质量的音效录制他的重要曲目,最初,他与RCA合作,而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的合作伙伴是CBS。在九十四岁高龄时,他还与CBS签订了六年的合同。然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尤为不同凡响的,是与伦敦Decca公司合作的十年(1964-1975),其间为Phase
4所录制的唱片更是立体声时代光辉灿烂的杰作。
当我们聆听斯托科夫斯基的这些唱片时,我们“听”到什么?它们在对我们“讲述”什么?它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过往的时代和如今已成历史的音乐概念?
斯托科夫斯基1882年生于伦敦,而后在这里成长。这个欧洲大都会一战前的文化塑造了作为艺术家的斯托科夫斯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那时的文化气氛。在斯托科夫斯基年轻时,浪漫主义曾经蔚为流行,人们认为人是无所不能全知全晓的。在1914年8月之前,无论是科学,艺术,技术还是创新方面,似乎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而在当时的文化氛围下,关于未来的设想和实践尚未蒙上犬儒主义、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色彩。总而言之,这种极端乐观主义相信,总有一天,人性会使世间的一切变得更为美好。这种浪漫主义的自信反映在音乐,建筑,研究,探索,文学等各个方面。而在音乐演奏上,这种浪漫乐观主义意味着,演奏者与作曲者处于同等的地位,演奏者要激发出乐曲中潜在的深度性,严肃性,美感以及乐趣。考虑到这样的背景,如今被否定的某些斯托科夫斯基式改编,实际上揭示出了一种已被遗忘的表现音乐的方法。
没错,他的节拍和乐句显得随心所欲,他改变乐器组合,有时候他甚至省略神圣不可侵犯的乐谱上的章节(比如对《图画展览会》做的删节)。现代听众或许觉得这很不可思议,而且,在指挥得兴起时,他不止一次失控。然而,即使如此,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在哪儿听到如此的低音部,如此华美壮丽的音色,以及由自由运弓法所带来的如此生动的弦乐?
斯托科夫斯基的节奏服从各个独立的乐句的表达的需要,而乐器听起来不仅仅像它们自身的音色,更是与上一乐句或下一乐句的这种需要关联。这样生机勃勃的声响,能够直接触及听众的情感深处。温柔的抒情的段落与富丽堂皇的壮阔的段落衔接得完美无瑕,没有任何的冲突,因为每一个乐句听起来都是崭新的。也许,听者会想起马勒曾经说过:“重要的东西都在乐谱之外。”或者,想起在切利比达克问起某一乐章的正确节奏时,福特文格勒所给出的答案:“你指什么?多快吗?这完全取决于听起来如何!”
斯托科夫斯基永远在追求最好的声响,不断地冒险创新,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必须恪守的规则。“声响”不仅仅意味着听觉效果,更意味着将音乐的各个层面展示出来。乐章的存在,并不是由写在纸上的音符所决定,而只能由音乐家所作出的再创作甚至全新创作的演出所决定。这就是斯托科夫斯基对于指挥的见解,他拒绝做乐谱中规中矩的仆人。因此,他属于那个古老的音乐传统,而这个传统随着福特文格勒的逝世而在欧洲终结。
这是不是一个过于大胆的猜想?
卡拉扬曾经说,如果能够听到汉斯
里赫特的指挥,他愿意膝盖着地爬到拜罗伊特去。从九岁开始,斯托科夫斯基倒是在伦敦听过不少次里赫特的演出。在其后的生涯中,斯托科夫斯基常说里赫特对于自己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处理节奏和分句时,里赫特非常自由。同为浪漫派交响乐传统的教父的arthur
nikisch和Hans von
Bulow也是如此。他们依赖于自己的判断,而这正是欧洲战前的方式。由于音乐上的清规戒律,这种方式最晚在1950年就在美国过时了,在欧洲或许晚点。这种对待演出的态度曾经无所不在,然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已经所剩无几。在音乐上,自我判断让位于“托斯卡尼尼的……节拍器故障”(格伦·古尔德),做出漂亮的表面功夫,对于乐谱毕恭毕敬。然而并不是斯托科夫斯基。他依旧我行我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尽管斯托科夫斯基在大众中广受欢迎,然而在严肃的乐评家眼中,斯托科夫斯基就是一个笑话。
如今,人们已经认同了作为演出家的斯托科夫斯基的才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并未意识到他对于古典派和浪漫派的重要曲目的诠释是与他所遵循的音乐传统息息相关的。我们如今所说的诠释,与斯托科夫斯基所理解的诠释有非常大的区别。他对于音乐的诠释的见解还停留在马勒和勃拉姆斯仍然在世的时代,因此,他的长寿对我们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最好的立体声效果,欣赏往日的世界。
上面的评论或许有些有失偏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斯托科夫斯基的确是二十世纪的伟大指挥家之一,在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对于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的作曲家的推广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美国首演马勒的“千人”使斯托科夫斯基第一次为世界瞩目,而后,与拉赫玛尼诺夫所合作的第三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以及帕格尼尼狂想曲的世界首演更是将斯托科夫斯基及他所打磨的费城交响乐团推向了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的行列。厚重低沉极富质感的弦乐声色,正是斯托科夫斯基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所缔造的“费城之声”。
在演出生涯的早期,斯托科夫斯基便极其注重声响的效果。担任费城交响乐团的指挥期间,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斯托科夫斯基选择了把小提琴手排列在舞台的右边,这种方式至今仍被许多交响乐团所采用。不同于早期的众多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热衷于钻研,改造录音技术,也算技术狂人一枚了。
斯托科夫斯基的现场演出极具魅力,事实上,说他是指挥家中的第一位大众明星也不过分。在费城交响乐团期间,斯托科夫斯基的音乐会宣传单上甚至不用写演出曲目,只要写上”斯托科夫斯基“这个名字就足够了。在斯托科夫斯基的晚年,录音技术终于让他梦寐成真。而在欧洲期间的演出,斯托科夫斯基沿用了当年打磨费城交响乐团的方式,无论是怎样的乐团,经过斯托科夫斯基之手,总能呈现出他所一贯追求的富丽堂皇的辽阔声响,难怪有人说,斯托科夫斯基是有魔力的。
1977年斯托科夫斯基去世,到如今已有三十余年。如今,他对于巴赫作品的改编还时常响彻世界各地的音乐厅,然而,再也不会有斯托科夫斯基这样的指挥家了吧。看他的演出视频,很有些指点江山飞扬跋扈的气势,不用指挥棒,不用读谱,似乎这乐章本就是属于他的,他用任何方式诠释,都是无可厚非的。斯托科夫斯基在遗言里写道,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够被更多的期待更美好的事物的人所欣赏,而DECCA对于他晚年作品的重新发行,也是满足他遗愿的方式吧。
专辑曲目:
cd1
01.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 1. Allegro
con brio
02.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 2. Andante
con moto
03.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 3.
Allegro
04.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 4.
Allegro
05. Beethoven /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 1. Poco
sostenuto; Vivace
06. Beethoven /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 2.
Allegretto
07. Beethoven /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 3.
Presto
08. Beethoven /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 4. Allegro
con brio
cd2
01. Beethoven /“Egmont”Overture Op.84
02. Beethoven /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Choral” -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03. Beethoven /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Choral” - 2.
Molto vivace
04. Beethoven /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Choral” - 3.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05. Beethoven /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Choral” - 4.
Finale:Presto; Allegro ma non troppo; Allegro assai
cd3
01. Schubert / Symphony No.8 in b minor 'Unfinished' D.759 -
1. Allegro moderato
02. Schubert / Symphony No.8 in b minor 'Unfinished' D.759 -
2. Andante con moto
03. Brahms /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68 - 1. Un poco
sostenuto; Allegro; Meno allegro
04. Brahms /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68 - 2. Andante
sostenuto
05. Brahms /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68 - 3. Un poco
allegretto e grazioso
06. Brahms /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68 - 4. Adagio; Piu
andante; Allegro non troppo, ma con brio
cd4
01. Wagner / 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 from Die Walkure (The
Valkyrie)
02. Wagner / Dawn and Siegfried's Rhine Journey from Die
G.tterd.mmerung
03. Wagner / Siegfried's Death and Funeral Music from Die
G.tterd.mmerung
04. Wagner / Entrance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 from Das
Rheingold
05. Wagner / Forest Murmurs from Siegfried
06. Wagner / Prelude from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cd5
01.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1. The Sea and
Sinbad's Ship
02.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2. The Story of the
Kalendar Prince
03.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3. The Young Prince
and the Young Princess
04.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4. Festival at
Bagdad-The Sea-Shipwreck-Conclusion
05. Rimsky-Korsakov /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 1.
Alborada
06. Rimsky-Korsakov /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 2.
Variazioni
07. Rimsky-Korsakov /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 3.
Alborada
08. Rimsky-Korsakov /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 4. Scena e
canto gitano
09. Rimsky-Korsakov /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 5. Fandango
asturiano
cd6
01. Tchaikovsky / '1812' Overture Op.49
02. Mussorgsky /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
03.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04. Mussorgsky / Boris Godunov
05. Tchaikovsky / Marche slave Op.3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