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音乐】朗帕尔、拉斯金、朗斯洛《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2011[FLAC+CUE/整轨]

(2023-08-08 10:32:12)
标签:

无损音乐

古典音乐

管弦乐

文化

乐评

分类: 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
专辑名称:Mozart -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 Concerto for Clarinet
演唱歌手:让-彼埃尔·朗帕尔(长笛)、莉莉·拉斯金(竖琴)、雅克·朗斯洛(单簧管)
协奏乐团:拜耶尔室内乐团
指挥:让-弗朗索瓦·拜耶尔(Jean-Francois Paillard)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1963.6
发行公司:Esoteric
唱片版本:日本版SACD
唱片编号:ESSW-90052

【古典音乐】朗帕尔、拉斯金、朗斯洛《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2011[FLAC+CUE/整轨]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法国长笛大师让-彼埃尔·朗帕尔、竖琴大师莉莉·拉斯金、单簧管大师雅克·朗斯洛与拜耶尔指挥的拜耶尔室内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三位演奏家和指挥都是法国人,协奏乐团也是法国乐团,不但演奏技艺惊人,而且带着浓郁的浪漫迷人气质,加上莫扎特作品特有的、无与伦比的悦耳旋律,使这张专辑老少咸宜、人听人爱。

==================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作于1791年。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喜爱是他的音乐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第一次听到曼海姆乐队中的单簧管时,只有七岁,当时作为音乐神童在巡回演出。后来,他在伦敦,在巴黎,在重访曼海姆时,一再听到单簧管。单簧管引起的美感的声音,它那灵敏的力度层次,彩虹般的音色幅度,从近乎小号般灿烂的高音到最低音区(所谓的夏卢莫音区)的浓厚音色,使他着迷。在他短短一生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同单簧管大师安东-施塔德勒(Anton Stadler,1753-1812,皇室宫廷乐队演奏员,和莫扎特一样,是个共济会员)的友谊使莫扎特对单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施塔德勒从莫扎特的友情中得益更大,莫扎特不仅为施塔德勒创作了古今整个单簧管曲目中最伟大的两部作品(《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和这部《单簧管协奏曲》K622),还让施塔德勒随意享用他一家的慷慨,莫扎特手头只要挤得出一点钱,总是借给施塔德勒;没有钱接济时,甚至借给他两只金表去典质。

此曲的手稿现已遗失,但据说是专为施塔德勒的特制的单簧管写的,那支单簧管很特别,比当今普遍使用的A调单簧管低四个半音,可吹奏低音至大字组A(记谱音高为小字组C)。不幸的是,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后十年,甚至更晚才付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单簧管独奏声部修改得符合标准的A调单簧管的音域。直到最近,经音乐学家考证,才找出这些修改的范围和性质。独奏部份有三十来处经过改动,小至个别的特征低音,大至九小节长的段落,多半为移高一个八度,这样协奏曲失去了最重要的音乐性,并改变了旋律线。早期的编辑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不然这部杰作就无法在一般单簧管上演奏。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第二主题为E大调,单簧管与弦乐密切配合,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弦乐器接着插入第一主题的旋律完整的结束了呈示部。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开始了发展部。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回转联动后,乐曲很快又回到再现部。该乐章乐队伴奏部分章曾被第8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作为电影结束曲。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谁能相信,这一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第二主题为E大调,作曲家利用单簧管的极高音区,使乐曲更为生动细腻。在小提琴还原F音的强奏下,单簧管被迫奏出A大调第一主题旋律。回旋曲的第三主题为升f小调,虽然惆怅,但始终压倒不了光明。紧接着单簧管又以A大调呈现第二主题。结尾没有独奏单簧管,仅由乐队奏出。虽然此乐章亮点不多,但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是简朴写作、炉火纯青的选择。

【古典音乐】朗帕尔、拉斯金、朗斯洛《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2011[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朗帕尔、拉斯金、朗斯洛《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2011[FLAC+CUE/整轨]

专辑曲目:
01.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major K299 - 1. Allegro
02.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major K299 - 2. Andantino
03.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major K299 - 3. Rondo-Allegro
04. Concerto for Clarinet in A major K622 - 1. Allegro
05. Concerto for Clarinet in A major K622 - 2. Adagio
06. Concerto for Clarinet in A major K622 - 3. Rond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