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音乐】普列文《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协奏曲、美国人在巴黎》1985[FLAC+CUE/整轨]

(2023-06-23 08:11:49)
标签:

无损音乐

古典音乐

钢琴

文化

乐评

分类: 钢琴音乐、键盘音乐
专辑名称:Gershwin - Rhapsody in Blue、An American in Paris、Piano Concerto in F
演奏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
指挥、钢琴独奏:Andre Previn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发行时间:1985
发行公司:Decca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478 2120

【古典音乐】普列文《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协奏曲、美国人在巴黎》1985[FLAC+CUE/整轨]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普列文身兼钢琴独奏与指挥,与匹兹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格什温《蓝色狂想曲》、《F大调钢琴协奏曲》、《美国人在巴黎》。专辑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名曲名盘300”。

刘汉盛:有“美国第一位爵士乐之王”之称的惠特曼,在1924年委托格什温写作一首以钢琴为中心的交响化爵士乐,因而诞生了《蓝色狂想曲》这首世界名曲。其中,管弦乐部分还经过格罗菲的增补加强。随着爵士乐的风行全球,此曲成功地搭起古典与爵士的桥梁。能够横跨古典与爵士两大音乐领域,普列文当仁不让是第一人选,他身兼两职自指自弹,不但掌握了爵士乐的即兴感与洒脱利落,还不失古典音乐的严谨。

================================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主题: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滑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bB大调)。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像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加弱音器的小号再次奏出这个主题,将优美的钢琴引来。钢琴在陈述主题后,又以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重述各主题的独奏。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

乐段:华彩乐段是仅由独奏乐器陈述的段落,钢琴在上行音阶与同音反复的爬行中,突然减缓节奏,随后独自陈述第一主题(G大调)。第一主题奏完后,紧张的第二主题随之而来,开始为g小调,但在几次变奏中出现频繁转调,大量的不和谐音展现了美国忙碌的工作生活。慌张的情绪暂时过去,钢琴以缓慢的琶音引开乐曲中段。

中段:这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E大调),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有一种类似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的风格。但特别的是,中段还出现了若隐若现的小鼓,表明不安宁的情绪仍在继续。弦乐奏完后,钢琴接着以变奏陈述。

尾声:钢琴以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与乐队再一次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
《美国人在巴黎》是格什温于1928年间所写的管弦乐交响诗,内容表达出极为浓厚的法美情怀。后经导演文森特拍成同名电影,由吉恩·凯利主演,使之更为广泛流传。此曲开始时以弦乐和双簧管奏出主题,带出一片朝气蓬勃的境况,仿佛一个美国人以轻快的步履穿梭巴黎的大街小巷。曲中有出租车的响声,而伸缩号的旋律片段暗示那个美国人走过一个舞厅。然后单簧管以走路的步伐吹起第二个主题,独奏小提琴更绘影绘声,描绘出一位年轻女士。可是,美国人却抵不住一丝乡愁,此时响起了弱音小号奏出的蓝调主题,而这个主题亦成为曲中最耳熟能详的旋律。乐曲结尾令人精神一振,带出的感觉正好表现出他缅怀巴黎之情怀。

===============================
《F大调钢琴协奏曲》作于1925年。

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引子是一个有定音鼓演奏的狂想曲风格的快速乐句,带有明显的爵士风格,一开始 就让人进入一种亢奋状态。降A大调呈示部,钢琴以不谐和切分音弹出安宁、妩媚动人主部第一主题,跟着与乐队交互形成快速对 答,最后乐队深情庄严地将该主题宣泄出来。主部第二主题为狐步舞节奏,通过变奏充分演绎出爵士乐风格。随后转为充 满诗意的中板,与主部的爵士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展开部中的第二主题变化为很快的快板,而第一主题则在再现部中形成 灿烂辉煌的情绪。在这一乐章里,格什温尽管大量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查尔斯顿舞(Charleston),但是他巧妙的运用爵士钢琴语言,令当 代欧洲的作曲家们也为之赞叹。整个乐章,所有音乐元素让人们联想到的是一个百老汇喧哗场面,而不仅仅是一个大乐队在演奏。 

第二乐章,慢板—流畅的行板,降D大调。这是一段含情脉脉、缠绵的布鲁斯(Blues),表示不同特征的器乐独奏在钢琴出现之前从管弦 乐队浮现出来。首先,圆号以慢板节奏安静地奏出引子,并发展成为行板,小号随后在宁静和懒洋的气氛中以爵士乐的即兴方式 吹出主题预示,钢琴在“沉睡”的低音背景下以变奏形式弹出主题。在一段小提琴诡异的牵引下,小号再度重复第一 主题。在钢琴的华丽奏过度下,进入了第二主题,很快,乐队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响应。接着是一段抒 情的钢琴和长笛的应答,如梦如幻。乐章的后部,钢琴与乐队以热烈而激情重复着第二主题,最后,以小号悠扬地回 顾第一主题,渐弱地结束。

第三乐章,激动的快板,f小调。第一主题是一个西部牛仔式的旋律,在主题的回旋中,各种插部穿插其间。第二主题更为活泼 一些,其中穿插了以上各乐章的主题素材,其间又穿插有第一主题的素材,其中你可以感觉到有某些《蓝色狂想曲》的影子。最后渐进到 急板,随着定音鼓的推动,最后辉煌地结束在钢琴和乐队的强奏F大调主和弦。此曲于1925年12月3日首演,格什温弹钢琴,达姆罗施指挥 纽约爱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人认为这是格什温最优秀的一部作品。英国指挥家科茨甚至将它列入了历来50部最优秀的作品之中, 理由是这部作品表达了当时的那个时代。

【古典音乐】普列文《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协奏曲、美国人在巴黎》1985[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普列文《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协奏曲、美国人在巴黎》1985[FLAC+CUE/整轨]

专辑曲目:
01. Rhapsody in Blue
02. An American in Paris - 1. Allegretto grazioso
03. An American in Paris - 2. Andante ma con ritmo decisio
04. Piano Concerto in F major - 1. Allegro
05. Piano Concerto in F major - 2. Adagio
06. Piano Concerto in F major - 3. Allegro Agitat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