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辑】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DG录音全集》2018[FLAC+CUE/整轨]
标签:
现代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文化乐评 |
分类: 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 |
专辑名称:The Complete Deutsche Grammophon Recordings cd30
演奏乐团: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录音时间:1989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唱片编号:00289 483 5299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马勒《第一交响曲》。阿巴多的演绎创意无限、激情四射,对诗意、色彩、分句等要素的把握无可挑剔。这是1989年的现场录音,《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
==========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完成于1888年,标题为《泰坦》,据德国浪漫派诗人保罗的同名诗而命名。泰坦是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天神乌拉纽斯和地神盖娅所生的六男六女,所以也称为《巨人》。从作品的内容来讲,几乎与名称完全不符,“巨人”的名称来自德国浪漫派作家让·保罗的一首同名诗。马勒最早将这部作品称为交响诗,分为两部分:“青年时代”
和“人间喜剧”。这部作品洋溢着刚刚认识了人生的富有抒情味的青年人的情感,表现出青年人在狭窄的世界里奋斗,以其血气方刚踏入人生路途的姿态。这部作品的管弦乐编制虽然很大,但马勒却很成功地使各乐器很巧妙地唱出了歌曲型的旋律。这部作品是马勒早期的成功之作。
第一乐章,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的音乐徐缓朦胧、舒展而生动,主题是作者本人所作声乐套曲
《少年的魔号》中的民间歌曲《清晨穿越草原》。整个乐章规模很大,最后达到了狂热的高潮。
这部交响曲的开头很神秘。弦乐器以其宽广音域奏出的音符创造出一种怪异的宁静感,随之而来单簧管的柔和声打破了这种宁静,接着小号远远地吹起。序曲
在更多乐器的加入下缓缓地进行着。单簧管发出模仿布谷鸟的卢音,接着大提琴领衔演奏一段欢快的旋律。音量持续上升,最后整个乐队都参与了进来。很快弦乐器
又恢复了单独演奏,序曲的神秘感再次出现。接下去的一个段落可以很恰当地形容为一个缓慢的发展部,紧张感在增强,渐渐导向某种形式的解决。圆号最早呈现出解决的端倪,接着乐队开始重奏田园诗般的旋律。宁静感直到先前听到的紧张感再次出现才消除,小号颇具气魄地吹响了警告。从这里开始,弦乐器和低沉的管乐器特别是长号之间形成冲突对峙。积聚起来的紧张感不可避免地发展成一阵乐音的爆发,钹在圆号的引导下奏出的轰鸣声将气氛烘托到了高潮。乐曲在一片混乱中又回复到了先前的抒情段落,所不同的是增添了勃勃的生气。演奏越来越快,直至突然开始一次欢快的合奏,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激动的谐谑曲。这一乐章具有兰德勒舞曲(一种在19世纪初流行的奥地利舞曲)的风格。序曲欢快而有力,暗示着喧闹场面的到来。弦乐器开始表现庆典场面,管乐器也很快加了进来。舞曲的热力在参与演奏主题的每件乐器之间传递。接着圆号开始了一段快速独奏,给人以不可遏制的兴奋感;随后大提琴开始演奏,一切都安静了下来。旋律重现,由小号和圆号带头释放出欢乐的活力。在三声中部的段落,嬉戏声被田园式的安静所取代,这是一段充满感伤的曲子。柔和的旋律和甜蜜的气氛持续了一段时间,然后圆号独奏又回到舞曲的演奏,不同的是比以前更嘈杂了。等圆号和小号开始演奏旋律,舞曲加快了速度,该乐章进入了响亮而又欢乐的尾声。
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音乐沉稳而庄严。这个乐章的开头是所有交响曲里最奇特的开头之一。定音鼓敲出8个固定节拍的音符,庄严的引子过后是低音提琴的独奏。低音提琴独奏本身已经很难得了,
而它演奏的旋律是用小调对法国民歌《雅克兄弟》进行改编的曲子,这就使得这个开头显得更加怪异了。这个独奏的音很高,对任何低音提琴的演奏者来说都是很困
难的。除了定音鼓连续不断的敲击外,低音提琴完全孤立地进行演奏,这就更加增添了挑战性。接着其他乐器开始演奏这段旋律,转入了卡农,好像孩子们在唱这首
歌一样。不过这段旋律在马勒的笔下没有孩子们的快乐,相反倒是充满了沮丧。卡农一直持续到由双簧管和小号奏出一段悲伤的新旋律。接着是一段变了型的进行曲,音乐演奏到这里好像开始努力克制哀伤情绪。但是这种努力失败了,随
着定音鼓再次敲出响亮的鼓声,《雅克兄弟》的旋律又出现了。然后竖琴和小提琴领衔演奏一个新的主题,四周弥漫着一种悲伤而又顺从的宁静感。竖琴取代了定音
鼓的演奏,直到定音鼓再次出现,重新演奏《雅克兄弟》的主题。乐章的尾部,钹再次演奏那段奇怪的进行曲,单簧管的演奏加大了音乐的声音。随着音乐逐渐从不协调走向协调,定音鼓和竖琴一起开始了声音逐渐减弱的演奏。最后由定音鼓和锣演奏,乐章的尾声充满了悲伤和不安的气氛。
第四乐章,暴风雨般的引子,然后是激动的快板,描述了地狱到天国的过程。乐曲最后以强有力而热情宏大的气势告终。最后一个乐章的关键,安宁与绝对混乱的交替出现,给人感觉像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搏斗。这是整个乐队的猛烈合奏,接着是小提琴、小号和铜管乐器的疯狂演奏。在这一片狂乱中,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和长号首先开始演奏一段旋律。这个段落的情绪仍然很愤怒,并且第一次暗示即将爆发不同势力之间的冲突。整个过程中,乐器之间互相争斗,好像要在一片混乱中建立控制权似的。比如当弦乐器开始演奏时,鼓和铜管乐器就奏出对峙似的乐音。最终猛烈的能量衰退了,持续的战斗也戛然而止,只剩下小号在远处喘息。最初的战斗一结束,小提琴就奏出一段安静的旋律,这是一些充满了宽恕精神的持续乐句。接着由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演奏拨奏曲。旋律的音量在定音鼓发出的隆隆鼓声中逐渐增强,接着是一段短暂而又漂亮的圆号独奏。大提琴的安静演奏,明确给人以宁静却不可持久的感觉。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一个颤音,充满了神秘感。长号和小号奏出的3个音符则预示着另一次高潮的到来和混乱的回归。
随着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响好像宣布骑兵到来的乐句,音乐在一片混乱中重新建立了秩序。接着小号开始演奏新的主题,有一点比较明确,至少现在正义的力量获得了胜利。然而只过了一会,又起了风暴,混乱再度出现,直到圆号在远处三角铁的伴奏下奏响欢乐的乐音为止才结束。胜利的感觉维持了很长时间,然后渐渐平息,再次演奏整个交响曲开头那段神秘的旋律。从这时开始的大部分时间都很平静。中提琴奏出的短暂乐音预示安静不会持续太久、冲突又将来临。小号吹出的一系列呼唤证实了这点。湍流继续涌动,直至由小号和圆号启动的另一次大爆发。
忽然短笛吹出的尖利哨音划破了新的混沌。这次随着圆号吹出一系列得胜的号角,正义的力量很快获得了胜利。定音鼓在胜利的进行曲中发出了推动的力量。定音鼓、小号、长号、大号奏出一系列欢快的响亮乐音,三角铁则不停地鸣响,引导这部交响曲进入兴高采烈的尾声。
专辑曲目:
01. Mahler /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1. Langsam.
Schleppend. Wie Ein Naturlaut - Im Anfang Sehr Gemechlich
02. Mahler /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2. Kra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 Trio. Recht gemechlich
03. Mahler /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3.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04. Mahler /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4. Sturmisch
bewegt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