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音乐】齐夫拉《1956-1986年录音室录音全集(33)》2021[FLAC+CUE/整轨]

(2022-11-22 13:00:10)
标签:

无损音乐

古典音乐

钢琴

文化

乐评

分类: 钢琴音乐、键盘音乐
专辑名称:The Complete Studio Recordings 1956-1986 cd33
钢琴家:乔治斯·齐夫拉(Georges Cziffra)
协奏乐团:爱乐管弦乐团
指挥:Andre Vandernoo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
录音时间:1958-1964、伦敦
发行公司:Erato、华纳唱片
唱片版本:德国纸盒版
唱片编号:0190296729249

【古典音乐】齐夫拉《1956-1986年录音室录音全集(33)》2021[FLAC+CUE/整轨]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齐夫拉1958-1964年在伦敦录制的,收录了他演奏的李斯特两部钢琴协奏曲。

==========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S124,作于1839年。此曲虽由四个乐章构成,但是各乐章必须不间断地连续演奏,而且各乐章的主题也必须相互间保持极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本曲有着自成一体的特殊结构。在协奏曲中插入诙谐乐章而获得成功的,也许这是绝无仅有的一首了。总而言之,整个乐曲在结构上非常紧密而周详。但是各乐章的构成又都非常自由。这些特色,也许正是李斯特被世人视为是一个标准的“交响诗作曲家”的缘由了。在此曲中,管弦乐的处理法不但巧妙,而且慎重,尤其是当某种乐器独奏时,还特别让这一乐器显出它的“室内乐特性”来。此外,第三乐章还运用了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三角铁,其巧妙而恰到好处的用法,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部钢琴协奏曲常被冠以“三角铁协奏曲”的别名。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自由的奏鸣曲形式。一开始就以全乐队的合奏强有力地呈示出第一主题,旋即由钢琴以富于华丽技巧的乐句来承接。随后,钢琴奏出的第二主题柔美动听,颇似奏鸣曲的副歌部分。两个主题经过交织反复后,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乐章结束(直接进入下一个乐章)。

第二乐章,慢板。第一主题具有夜曲风格,柔美而富于表情。乐章中段还有一个宣叙调式的主题,长笛的抒情旋律与此相呼应。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自由的形式。这是一个相当于诙谐曲的乐章。就在本乐章中,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三角铁。首先,随着悦耳的三角铁铃声,弦乐部分奏出本乐章的主题动机。之后钢琴以“诙谐的奇想”形态进入,随着主奏钢琴的轻盈展示,三角铁那清澈的铃声仍在不断呼应,长笛也以含有颤音的动机加入进来。

第四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仍然是自由的形式。以木管乐器为主体的乐队部分,雄壮而热烈地奏出本乐章的主题,钢琴则以此主题作为华丽的应对。钢琴与管弦乐彼此渲染,逐渐提高速度,迈向急板。经过压倒性的最高潮,全曲在狂欢气氛中结束。

==========
《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S125,无疑地,这部作品应该算作“真正的艺术品”。李斯特在1839年就完成了初稿,但他不断地修改,直到1863年才算完全定稿。结果它的出版日期比他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S124还要晚,故被编为“第二钢琴协奏曲”。它写得极其抒情,富于诗意的歌唱与充满英雄豪情的奋进被他结合到一起,体现出他精神世界中两个十分重要的主题:爱与拯救。他的温柔常常使人感动不已,它不是浪漫主义时期常有的病态的缠绵,不是卿卿我我的呢喃,而是笼罩着一种基督精神的、崇高的爱,这是他的某些以爱情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带有的特质。这部作品于1857年1月7日在魏玛首演,独奏是李斯特当时的学生汉斯·冯·勃隆沙特,指挥是李斯特自己。

这部协奏曲是整个不间断的乐章,它以一个基本主题统一全曲,是一个梦幻般充满美的旋律,这个主题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形,配以变化音和弦的烘托,钢琴华彩始终在那里炫技。中部,有充满忧愁的大提琴倾诉,钢琴使用了琶音。末段,钢琴华彩后,发展为庄严的快板,最后是眼花缭乱闪电般的结尾。鲁宾斯坦曾对李斯特与肖邦作过一个比较,他说,肖邦是把人们带入梦境,使他们在那里流连忘返,而李斯特则是遍洒阳光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那种光辉。

第一乐章,确实始终不变的慢板,A大调。由木管乐器先柔和又带神秘地奏第一主题,钢琴给予优雅的琶音,弦乐和长笛给予变奏,钢琴继续给予变奏并增加华丽色彩。圆号与双簧管奏新的旋律片断后,钢琴呈示d小调第二主题。这个主题由管弦乐变奏处理,钢琴精彩地发展到极端,半音阶急速下降。

第二乐章,确实激动的快板,降D大调。弦乐强有力音型为伴奏,钢琴奏出有力的新主题,管弦乐有力地奏另一个新的主题。由降b小调转为E大调,加入钢琴,乐队与钢琴融合在一起激动地发展这个主题,最后只剩下钢琴的琶音华彩。

第三乐章,中庸的快板,E大调。弦乐柔和,表情十足地呈示新主题,它其实是第二部分那个新主题的变形,低音弦乐以对位加入。钢琴以华丽的华彩,在大提琴陪衬下,又奏出富有憧憬性的新主题,与大提琴优美地纠缠。双簧管在钢琴的优美动态上奏出这个部分新主题的变形,长笛承接后,变成钢琴的华彩而结束。

第四乐章,断然的快板,降D大调。在钢琴的强奏下,低音管与圆号,然后是中提琴与大提琴、小提琴,发展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形成高潮后钢琴介入,边暗示进行曲的节奏,边愈加增强,以迈向下一部分。

第五乐章,雄壮而不太快的快板,A大调。类似于进行曲。铜管为旋律主体,钢琴的加入增添了华丽气氛,速度逐渐加快,最后是钢琴单独的华彩。

第六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A大调。这是全曲的顶峰。先是木管乐器与钢琴纠缠,经过短笛的活泼与钢琴以急速上行下行之后,双簧管紧密进行,再传递给各乐器,钢琴进入,最后以回想第五部分进行曲的节奏而告终。

==========
《匈牙利幻想曲》S123,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是于1852年根据《f小调第十四匈牙利狂想曲》改编而成的,献给彪罗,由彪罗于1853年6月1日在布达佩斯首演。

==========
《死之舞》S126,作于1849年,是一首钢琴与乐队的单乐章作品,在乐曲中李斯特运用了著名的《末日经》来点睛,收到相当好的效果。作品的创作动机来源于1838年李斯特在意大利的比萨见到的一幅教堂壁画“死神的胜利”,上边是一个背后长出蝙蝠翅膀的丑老婆子,代表着死神,正挥起大刀,向那些毫无防备,正忧哉全然不知死神临头的人们砍去。作曲家由此得来灵感,又将这恐怖荒诞的动机同中世纪的一首咏唱“末日审判”的教会歌曲《末日经》联系起来,作成这首极富幻想色彩的杰作。初稿于1838年完成,但是李斯特对它不够满意,于是他把乐谱暂时放下,直到定居魏玛后才再一次取出来,分别在1853年和1859年作了两次修订。

钢琴在这里仍然是主角,但是管弦乐队尤其是铜管和打击乐的强大威力,使作品的整体音响显得更加辉煌。全曲是建立在圣咏《末日经》上的一系列变奏。乐曲从钢琴在低音区使用沉重的和弦弹出的强有力的“末日经”开始,象征着死神那不可阻挡的脚步声步步逼近,在它之上,铜管响亮地吹出主旋律,这是死神威严的进行曲。突然,钢琴一连串有些滑稽的快速音型打断了这死的行进,并以华彩风格片断演奏“末日经”,同时,乐队以全奏在重音上给以加强。当乐队一起奏起“末日经”的时候,速度加快了,本来的两句旋律扩展为四句,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之后,突然弱下来。变奏曲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序奏到此结束。

接下来音乐变得稍稍柔和些了,钢琴从容地演奏这条旋律,木管随后加入进来,与钢琴交替着,变奏这个主题。行进的步伐渐渐地出现,它越来越有力,越来越快,直到变成了狂热的舞步。突然,一个长音拖下来,延续到下一个巴赫风格的赋格段落,“末日经”在钢琴的各个声部相继模仿出现,它的情绪是安详的、冥想的,音响也是和谐纯净的,仿佛这已经不是可怕的死亡,而是令人神往的彼岸世界。钢琴在高音区奏出柔和的旋律,它被晶莹剔透的琶音包裹着,变成动人的歌唱。接着,谐谑风格被引进,钢琴活泼地跳跃,和乐队作愉快的对话,渐渐地融为一体,奏起欢快的舞曲。这段舞曲令人联想到民间的歌舞场面,“末日经”在这里带有了一种东欧民间色彩,朴素而明快。

钢琴的华彩把人民带出了民俗场景,独奏者在这里得以展示他演奏的丰富音色和复杂技巧。铜管吹起的号角仿佛在提醒人们死神的威力,但是钢琴一味沉浸于嬉戏之中,它与弦乐细碎的音型交织在一起,就像无数的幽灵在舞蹈。终于,死神的步伐又笑起来了,它狂笑着向世界宣布:它是不可逃避的,最终的胜利属于它。

从整部作品来看,李斯特虽然采用了“死亡”的这个主题,但他几乎没有一点悲伤,也几乎没有一点对神秘世界的恐惧感,倒仿佛在兴高采烈地为死神唱赞美歌似的。他愉快地玩弄着“末日经”,用各种情绪、色彩来装饰它,全曲一共有三十二个变奏至多,但自始至终都妙趣横生,富于吸引力。

【古典音乐】齐夫拉《1956-1986年录音室录音全集(33)》2021[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齐夫拉《1956-1986年录音室录音全集(33)》2021[FLAC+CUE/整轨]

专辑曲目:
01.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major S124 - 1. Allegro maestoso    [0:05:31.74]
02.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major S124 - 2. Quasi adagio    [0:04:52.30]
03.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major S124 - 3. Allegretto vivace - Allegro animato    [0:04:10.32]
04.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major S124 - 4. Allegro marziale    [0:04:13.58]
05.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major S125 - 1. Adagio sostenuto    [0:03:56.19]
06.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major S125 - 2. Allegro agitato assai    [0:03:11.54]
07.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major S125 - 3. Allegro moderato    [0:06:13.32]
08.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major S125 - 4. Allegro deciso    [0:02:52.71]
09.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major S125 - 5. Marziale, un poco meno allegro    [0:04:15.28]
10.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2 in A major S125 - 6. Allegro animato    [0:01:42.36]
11. Liszt / Hungarian Fantasy for Piano & Orchestra in F major S123    [0:14:29.16]
12. Liszt / Totentanz for Piano & Orchestra, Paraphrase on 'Dies irae' S126    [0:14:47.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