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6,631
  • 关注人气:5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音乐】切尔卡斯基《肖邦》1996[FLAC+CUE/整轨]

(2022-11-01 22:13:15)
标签:

无损音乐

古典音乐

钢琴

文化

乐评

分类: 钢琴音乐、键盘音乐
专辑名称:Chopin
钢琴家:舒拉·切尔卡斯基(Shura Cherkassky)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3.5.7(幻想曲)、BBC伯明翰录音室
              1982.3.6(第二奏鸣曲)、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1985.2.3(第三奏鸣曲)、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
发行公司:Ermitage、Decca
唱片版本:德国版
唱片编号:455 078-2

【古典音乐】切尔卡斯基《肖邦》1996[FLAC+CUE/整轨]


(访问密码: 626386)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切尔卡斯基演奏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切尔卡斯基的肖邦是十分有特色的,尤其是夜曲、玛祖卡和奏鸣曲,触键很透彻,层次非常明晰,有一种冰清玉洁的诗意在里面。他演奏的《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很好的体现了这点。这是一个极端浪漫的乐章,需要在钢琴的分句和推进上非常注意,其次就是对音色的处理,需要仔细推敲,才能把肖邦那种羞涩的恋情般的感觉完美地展现出来。

==========
《 f小调幻想曲》作品49,完成于1841年秋天,呈献给德·史索公爵夫人。这首作品被认为是肖邦的杰作,形态类似他的叙事曲,但他全部采用的是三拍子节奏。在这里肖邦并不叙述古老的传说或爱情故事,他所谈及的是自己的显示生活,颇有戏剧性的重大事件。关于此曲流传着一段内容为描绘肖邦与情人乔治·桑之间吵架与和好经过的轶事。李斯特说这段故事是钢琴家布拉第米尔·德·巴赫曼亲自听肖邦讲的:一天傍晚,肖邦正坐在钢琴旁,心情闷闷地。突然有人打开他的房门。他把这无聊的声音以音乐的律动反映在琴键上。这首幻想曲的第二小节右手的音即在描绘这一段情形。第三、第四小节是肖邦在说:“请进来、请进来吧!”房门开了,出现的是李斯特、乔治·桑、卡缪·普勒夫等人,合着进行曲严肃的节拍,他们走了进来,围绕在肖邦的身边。乘着激烈的三连音的伴奏,肖邦唱出不满的f小调神秘曲调。与他争论着的乔治·桑,现在跪在他跟前恳求允许。旋律立即转为倾诉般的降A大调部分。当转为c小调,又逐渐地激烈到高潮。到第二段进行曲,原来是闯入者迅速地退出。剩下的曲调除了b小调和缓的慢板部分之外,其他部分主要的为反复及发展,到这里肖邦混乱的心情才得以平静。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在弹奏这个乐曲时还是应该照自己的理解去诠释。

尼克斯认为,“这是肖邦的天才达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奏鸣曲、协奏曲之类确定的形式并没妨碍他那自由发展的乐念,此曲充满了蛊惑、怪异。怪异是热情与势力加上幻想而成,充满爱情与憧憬,吐露着某种人类激烈的抑制,谁能从中窥视肖邦虚弱的病身?这不是强烈暗示着巨人泰坦吗?”此曲包括:1.序奏,2.主题群,3.发展部,4.再现部,5.尾声。

==========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35,作于1837年。肖邦在马尧卡岛疗养失败,住在乔治·桑的故乡。舒曼称之为“神秘莫测的,好像脸带嘲弄的笑容的狮身人面像”。这自然不是像海顿或莫扎特奏鸣曲那样“从前好世道”的音乐,这是肖邦独具一格、真正革新的作品,也是肖邦较为大型的创作里最为强而有力的一部作品。

第一乐章,极慢板,从呻吟般的极慢板开头,接着用双倍速度奏出第一主题。这第一主题一直情绪不安,直到第二主题出现,才趋于安静。但安静的第二主题马上也激动不安。结尾阴沉不安,它并没有带来宁静的气氛,没有使人感到戏剧已经结束,而使人急切期待着以后将发生的事件。

第二乐章,谐谑曲,以阴郁开头,犹如低云密布,大风咆哮的感觉。速度转慢后,有天籁般的甜美。在谐谑曲的最后,低音区中低沉的八度敲击声也说明已经失去了光明的希望……

第三乐章,慢板,送葬进行曲。这首进行曲是肖邦1837年为哀悼失去祖国而作,开头表达送葬队伍出动,丧钟的低鸣。中部有一段宁静的来自上帝的安慰,带有“模糊的回忆”般的抒情,然后再重复送葬队伍,直至远去,留下一片空白。

第四乐章,急板。舒曼评述:“这是非旋律,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特别恐怖的幽灵与我们对话。”结尾“像是带着被狮身人面像愚弄过的微笑终了。”肖邦要求这个乐章,要“左手与右手七七八八地齐奏同音。“尼克斯对这个乐章的评述是:”葬仪之后,那边有两三位邻居在议论这位已故者的为人,没有恶意的批评,只有善意的赞扬。”而克拉克则认为,“像是秋风吹散枯叶,飘落在新墓上。”

==========
《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8,作于1844年夏天,此曲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安时创作的,献给波尔德伯爵。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b小调,4/4拍,奏鸣曲式。肖邦在这里使用了非常丰富的主题素材。以致使尼克斯有“足够多数作曲家作成数乐章的乐曲”的看法。第一主题具有非常容易发展的材料。乐曲的开始是在进行曲风格的和弦支持下重重地奏出。但不久便雾气茫芒,随后半音阶出现,并加入了悲叹、苦闷的情绪。美丽崇高爱抚似的第二主题的呈现,冲破了苦闷,使悲叹也烟消雾散,它是在D大调上出现的如歌的旋律。

第二乐章,谐谑曲,甚快板,降E大调,3/4拍,三部曲式。这是优雅、轻快,有相当自制力的谐谑曲。优美的八分音符在上下左右无休止地来回运动,没有任何疲倦的感觉。这个主题与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有联系。中间部是对谐谑曲部分的应答,属于由和弦构成的寂静部分,旋律与主要部分完全一致。哈聂卡形容这个乐章“犹如被微风吹着的山茱萸,急躁、可怜,又轻快地摇摆。”

第三乐章,最缓板,B大调,4/4拍,三部曲式。这里有夜曲的特征,尤其是乐曲E大调的中段,冗长而甜美。乐曲开始是庄重的,接着进入E大调的中段,奏出爽朗美麗的旋律来。肖邦与乔志·桑二人当时陶醉在甜蜜的恋爱中,充满了幸福。尼克斯对这段音乐说:“这中段令人想起,在很长的美丽的梦中某处,忽然觉醒,有作者自己恍惚的容貌。旋律也有着凡庸的感觉,而且低音部的伴奏型是跳跃的,非旋律型的。”

第四乐章,甚急板,b小调,6/8拍,回旋曲式。这个终乐章非常地优美,不但华丽而且充满热情。如果要很正确的演奏,必须具备有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同等力度。但也有人引用李斯特的话:“令人感到努力多于灵感”,而不重视本乐章的价值。其实这是肖邦的作品中在构造、内容方面都是最富丽堂皇、最伟大的作品。

【古典音乐】切尔卡斯基《肖邦》1996[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切尔卡斯基《肖邦》1996[FLAC+CUE/整轨]

专辑曲目:
01. Fantasie in f minor Op.49
02. 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Op.35 - 1. Grave - doppio movimento
03. 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Op.35 - 2. Scherzo
04. 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Op.35 - 3. Marche funebre: Lento
05. 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Op.35 - 4. Finale: Presto
06. Piano Sonata No.3 in b minor Op.58 - 1. Allegro Maestoso
07. Piano Sonata No.3 in b minor Op.58 - 2. Scherzo: Molto vivace
08. Piano Sonata No.3 in b minor Op.58 - 3. Largo
09. Piano Sonata No.3 in b minor Op.58 - 4. Finale: Presto, non tant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