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名称:Mahler -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 Orchestral Songs
Vol.1
歌唱家:Thomas Hampson、Andreas Schmidt(男中音)、Christa
Ludwig(女中音)
Barbara Hendricks、Helmut Wittek、Lucia
Popp(女高音)
演奏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艺术歌曲
录音时间:1988-1991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德国盒装版
唱片编号:459 081-2
专辑介绍:
这套6CD合辑是伯恩斯坦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演奏马勒《第一至第四交响曲》;与几位歌唱家合作,演唱艺术歌曲集《旅人之歌》、《少年魔法号角》。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伯恩斯坦开始与DG签约录制一系列的马勒作品,这时与他合作的乐团不仅有纽约爱乐乐团,还有维也纳爱乐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等欧洲乐团。而马勒的交响曲也已成为世人接受的经典。甚至比布鲁克纳更为流行。按照评论界的说法,尽管当时伯恩斯坦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尽管他的那些廉价版的唱片在青年一代当中仍有很好的销路。但他的马勒唱片已不再具有1960年代那样广泛的市场效应。
到了1980年代,随着伯恩斯坦健康的不断恶化,他开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一时期他在DG重录的马勒《第二交响曲》节拍明显地趋于缓慢。他想找回他过去的影子,但又不自觉地一再忽略弦乐群中出现的错误。1990年8月,伯恩斯坦在唐格坞音乐节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演绎,人们发现他几乎无法站在指挥台上,乐队有意放慢了速度,跟着他完成了整个演出。两个月之后伯恩斯坦永远离开了人世。
他的逝世打断了他希望第二次录制他所喜爱的《马勒交响乐全集》的计划,但值得庆幸的是,DG公司找到了伯恩斯坦中年时期在奥地利录制的马勒《第八交响乐》,这是他1975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的现场录音母带,连同他早些时候在DG录制的其他马勒交响乐,DG最终在1999年推出了伯恩斯坦的第二套《马勒交响曲全集》。整套唱片共16张CD。2005年又据此推出3辑一套的简装版,在这两套专集中都包括了1974年伯恩斯坦在维也纳Konzerthaus指挥演出的马勒《第十交响曲》。
对于马勒,伯恩斯坦坚持认为其音乐所具有的两面性;信仰与怀疑,基督与犹太,天真与世故。虽然之前有瓦尔特、克伦贝勒、米托布拉斯等人的努力,但人们对马勒的音乐仍然心存疑虑。伯恩斯坦用他充满特性的演绎改变了这一切,这些演绎让人们意识到了过去的忽略。马勒就像一部照相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变迁。按照伯恩斯坦的观点,正是19世纪后期趋向衰退的古典浪漫与20世纪初兴起的无调性与不协和造就了马勒的音乐。虽然这些音乐中过度连续的音长让人难以捉摸,和谐与不协调的混合冲突不断,但它隐含的奇妙艺术结构和思想实质却是不能忽略的,德奥古典音乐正在从巴赫转向瓦格纳。
青年时期的伯恩斯坦锐气十足,狂风暴雨般无所顾忌。人到中年,再来倾听他录制的唱片时就会发现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小心翼翼地避开肤浅的华丽。这种演绎方式后来成为很多指挥家追求的目标。但伯恩斯坦毕竟是位有个性的指挥家,他在每一小节当中都注入了他个人的烙印,他把马勒的作品当成了他自己的作品来演奏。尽管如此,他还是成功地阻止了舆论对他的小心眼挑剔,他在1980年代录制的马勒《第一和第五交响曲》以其少有的精致获得普遍的好评。至于《第四交响曲》,鉴于他1960年代那套唱片中多少有些遗憾,因此伯恩斯坦的这个版本应当说好过原先的演绎:光焰四射的弦乐几近完美,他的童声三重唱塑造的意境美妙无比,启用青年女高音海穆特·维特克(Helmut
Wittek)的演唱后来也被证明是个成功,甚至有评论认为她在这个位置上的表现好过克伦贝勒版(EMI
4/89)中的伊丽沙白·斯瓦茨科普夫(Elisabeth Schwarzkopf)和索尔蒂版(Decca
8/84)中的卡拉娃(Kanawa)。
伯恩斯坦与维也纳爱乐乐团1988年合作录制的《第六交响曲》是他所有录制过的马勒“六交”中最为出色的版本。之前他曾对第一乐章中持续的张度有过担心,但这种担心看来有些多余,第一乐章无论在速度还是在力度上都毫不逊色于他1967年在CBS那个倍受欢迎的录音。DG的录音虽然不是十分自然,但其录音技巧确实是了不起的:与众不同的音场和气魄透射出清晰的解析力。众所周知,处理马勒交响曲中的那些含义各异的高潮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这方面,DG的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伯恩斯坦个性十足的谐谑曲(Scherzo)听起来有些冷漠,但接下来的行板(Andante)甚至比起卡拉扬同在DG的录音还更加感人。此外,伯恩斯坦的结束也是与众不同的,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投入强烈的热情来结束这部交响曲。因为以往通行的做法总是以沉稳和严谨来结束的。这种学院式的演绎方式我们可以在另一位公认的马勒专家克劳斯·腾斯泰特(Klaus
Tennstedt)的演绎中听到。
这套专辑的《第二、第三和第七交响曲》是伯恩斯坦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完成的。录音地点选在纽约的艾弗里·费希尔大厅(Avery
Fisher
Hall),由于费希尔大厅录音环境的关系,工程师们想尽办法对可能引起共鸣的地方都作了技术处理,但比起前几部交响曲来,整个录音听起来仍然有些“鞋盒效应”。演奏方面,伯恩斯坦采取放慢节奏的方式以避免声音的过分混响。这样下来,他的《第二交响曲》达到了创记录的93分55秒,而第三交响曲则更是高达105分50秒。当然伯恩斯坦本能的情绪化演绎无形中催生了这部马拉松式的版本。
马勒的《第九交响曲》在伯恩斯坦的音乐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这部交响曲是马勒最为痛苦和最不妥协的作品,“我们成熟的标志在于我们接受死亡,但是我们仍然探寻永生”。马勒对死亡的确感到困惑,这也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全部。伯恩斯坦希望他能够找到包含在这部交响曲中的所有生与死的信息。结束乐章的柔板是马勒最后的赞美诗,它乞求生命的复活。这个乐章也是伯恩斯坦最为喜爱的乐章,他把它比作马勒个人对古典德意志浪漫音乐的告别,一个对世界长达30分钟的告别。在它最后的几分钟里,音乐几乎就要停顿了,极其缓慢的速度简直让你有些喘不过气来,因为死亡即将分裂,它正在向世人传达一种崭新的音乐信号,也许这就是马勒所探寻的永生。
专辑曲目:
cd1
01.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Titan' - 1. Langsam.
Schleppend
02.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Titan' - 2. Kraftig bewegt
03.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Titan' - 3.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04.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Titan' - 4. Sturmisch
bewegt
05.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 1. Wenn mein Schatz
Hochzeit macht
06.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 2. Ging heut' morgen
ubers Feld
07.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 3. Ich hab' ein gluhend
Messer
08.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 4. Die zwei blauen
Augen
cd2
01.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 1. Kraftig. Entschieden
02.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 2. Tempo di menuetto
03.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 3. Comodo. Scherzando
cd3
01.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 4. Sehr langsam;
Misterioso.
02.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 5. Lustig im tempo und
ausdruck
03.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 6. Langsam
04.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 1. Allegro
maestoso
cd4
01.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 2. Andante
moderato
02.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 3. In ruhig
flieBender bewegung
03.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 4. 'Urlicht'
Sehr leicht, aber schlicht 'O Roschen rot'
04.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 5. Im tempo des
scherzos. Wild herausfahrend
cd5
01. Symphony No.4 in G major - 1. Bedachtig, nicht eilen
02. Symphony No.4 in G major - 2. In gemachlicher Bewegung,
ohne Hast
03. Symphony No.4 in G major - 3. Ruhevoll
04. Symphony No.4 in G major - 4. Sehr behaglich
cd6
01. Des Knaben Wunderhorn: 1. Der Schildwache Nachtlied
02. Des Knaben Wunderhorn: 2. Wer hat dies Liedlein
erdacht?
03. Des Knaben Wunderhorn: 3. Der Tamboursg'sell
04. Des Knaben Wunderhorn: 4. Das irdische Leben
05. Des Knaben Wunderhorn: 5. Verlorne Muh'
06. Des Knaben Wunderhorn: 6. Des Antonius von Padua
Fischpredigt
07. Des Knaben Wunderhorn: 7. Revelge
08. Des Knaben Wunderhorn: 8. Rheinlegendchen
09. Des Knaben Wunderhorn: 9. Lob des hohen Verstandes
10. Des Knaben Wunderhorn: 10. Wo die schonen Trompeten
blasen
11. Des Knaben Wunderhorn: 11. Lied des Verfolgten im
Turm
12. Des Knaben Wunderhorn: 12. Trost im Ungluck
13. Des Knaben Wunderhorn: 13. Urlich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