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场录音】张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2018[FLAC+CUE/整轨]

(2022-09-09 10:52:51)
标签:

无损音乐

古典音乐

交响乐

文化

乐评

分类: 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
专辑名称:Beethoven Symphony No.9
演奏乐团:上海爱乐乐团
指挥:张亮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录音时间:2018.7.23、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发行公司: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
唱片版本:现场版
唱片编号:CD20084-5

【现场录音】张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2018[FLAC+CUE/整轨]

张亮.-.Beethoven.Symphonies.cd5.zip              626386

专辑介绍:
作为首届“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选者、上海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兼副团长张亮携手乐团,现场灌录了这套全集。唱片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联合出版。这套唱片既是国内凤毛麟角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之一,也通过音像制品在贝多芬年让中国与世界发生交集。

“贝多芬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音乐让人们感受到战胜黑暗,战胜痛苦的坚定信念。这对于当下所有境况特别是对抗疫事业有着极大鼓舞。痛苦的时刻必定短暂,经历痛苦之后一定是更好的升华。唱片就在今年出版是无独有偶的巧合,把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危难与纪念伟大音乐家战胜危难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在张亮看来,在疫情全球蔓延的2020年,出版这样一套纪念全集意义非凡——纪念贝多芬不只是致敬古典音乐先贤,同样也是借由贝多芬音乐里与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力量,传递到人们心中。

唱片收录了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全部九首交响曲,这九首交响曲被誉为人类音乐文明中的瑰宝,也是每支乐团和指挥家展现技艺,彰显水准的试金石。自录音技术诞生以来,几乎每位卓有成就的指挥家和盛名在外的乐团都录制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并伴有音像制品出版。有的指挥家为显示其不同阶段的艺术生涯高度,还会多次录制全套交响曲,比如卡拉扬就录制过四套。

此次这套唱片灌录于2018年张亮指挥上海爱乐乐团的演出现场。2017/18乐季,上海爱乐乐团在其常任指挥兼副团长张亮的背谱指挥下完成了全套贝多芬交响曲音乐会系列。此次全集计划横跨5个月,始于2018年3月,收官于7月,分四场音乐会演完整套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一场,第四第五一场,第六第七一场,第八第九一场。

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能够有此体量的演出,其不仅得益于乐团对于青年指挥的重点培养,同样离不开上海市委宣传部首创的“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作为首届入选者中唯一一位指挥,张亮得到宣传部与乐团特别制定的“一人一策”三年培养计划专属方案,确定了“提高品质素养、提升艺术造诣,积累开发艺术作品,提高创作能力,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国内知名青年指挥家”的培养目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个人风格打造与乐团风格打造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三年“培养计划”的“收官”项目,致敬贝多芬音乐会对他个人艺术生涯也有这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张亮海外求学时期,于奥地利三大国立音乐院校之一的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攻读乐队指挥与钢琴双专业。而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度过了其大半生光阴,维也纳见证、孕育、成就了贝多芬的音乐历程和辉煌杰作。在那里,张亮师从克劳迪奥·阿劳的弟子大卫·莱福里(David Lively)学习钢琴,跟随尤洛斯·拉霍维克(Uros Lajovic)学习指挥。而拉霍维克是一代指挥名师施华洛夫斯基的门生,经由施华洛夫斯基体系培养而出的指挥家群星璀璨,包括克劳迪奥·阿巴多、马里斯·杨松斯和祖宾·梅塔等。身为施华洛夫斯基的徒孙,张亮在指挥中融入了自己对以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风格的细微体察,以及贝多芬所传达的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信念。

而这次全集,也被视为其40岁之际指挥生涯的小结,“真正的成熟指挥生涯应该是从40岁开始,指挥完贝多芬全集交响曲是任何指挥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对我个人而言,这套音乐会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同时考虑到贝多芬对于乐队训练的重要性,今后我还会不断重复演奏贝多芬作品。”

===========================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作品125,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此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第二主题为bB大调,木管乐器显现出一丝悲凉的气氛。发展部为g小调,弦乐器紧张的搏斗将乐曲引发至高潮。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8拍,庞大的诙谐曲式。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板,但是在低沉压抑的背景后需要出现带有动力的谐谑曲,因此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可是在其中人们依然可以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乐曲三声中部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D大调),和谐而具有舞蹈性,轻松而细腻。但是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第二主题温文尔雅(D大调-G大调),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但乐曲在第三次奏完第一主题之后,却出现了猛烈的号角声,说明革命尚未结束。

第四乐章,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小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宣叹调),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奏响了欢乐主题,继而加入中提琴、大管、小提琴等乐器,意味着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随后,乐曲转入bB大调,使歌唱声更富有活力。紧接着乐队奏出了多重赋格,将乐曲推向第一个高峰。待平息之后(D大调),合唱团闪现《欢乐颂》与《工人们团结起来》的旋律,将乐曲推向光辉灿烂的结尾。

这首诗作是贝多芬一生的钟爱。所以在《第九交响曲》创作的最后关头,贝多芬甚至还不舍得过早的就把歌唱《欢乐颂》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他并不愿意把《第九交响曲》作为自己在交响乐领域的封笔之作,作为自己最高理想的体现,当时他还在计划着《第十交响曲》甚至《第十一交响曲》、《第十二交响曲》。但最后乐圣还是妥协了。或许是宿命、或许是巧合,《第九交响曲》成了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最终成为了他作曲生涯的巅峰。

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当然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如今《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甚至有很多作曲家、音乐家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贝九”的成就,无论这种说法是不是有偏颇的地方,《第九交响曲》都将是永恒的。欢乐颂精神永不灭。

【现场录音】张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2018[FLAC+CUE/整轨]

【现场录音】张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2018[FLAC+CUE/整轨]

专辑曲目:
01.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e und poco maestoso    [0:16:28.34]
02.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2. Molto vivace - Presto    [0:09:37.37]
03.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3.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 Andante moderato    [0:13:35.26]
04.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4. Finale, Presto - Allegro assai ('Freude, schoner Gotterfunken')    [0:25:17.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