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卡尔·舒里希特《1950-1966年录音选辑14》2004[FLAC+CUE/整轨]

标签:
无损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文化乐评 |
分类: 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 |
专辑名称:Carl Schuricht Collection cd14
演奏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
指挥:卡尔·舒里希特(Carl Schurich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录音时间:1956.4.7(No.35 & 38)、1961.5.19(No.40)
发行公司:Hanssler Classic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626386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卡尔·舒里希特1950-1966年录音选辑的第十四张唱片。卡尔·舒里希特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演奏莫扎特《第35、38、40交响曲》。
======================
《D大调第35交响曲“哈夫纳”》K.385,1782年为萨尔茨堡市长哈夫纳获爵士庆典而作。
第一乐章,抖擞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无序奏,以强有力的主题始,这个主题由多种乐器合奏反复。无第二主题,以第一主题的属调表现代替。发展部极短,主题巧妙地以卡农处理,再现部几乎是呈示部一成不变地再现。
第二乐章,行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第一小提琴演奏,第二小提琴则以轻快的分散和弦伴奏,第二主题由第二小提琴以D大调呈现。发展部极短,继切分音旋律后,第一主题后半部由第一小提琴呈现一部分,马上就进入再现部。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D大调,复合三段体。第一段由A-B-A3部分构成,A表现第一主题,前半为分散和弦,后半则依次由下降进行构成。第二部分主题为A大调,亦由3部分组成,然后重复第一段。其中段旋律取自莫扎特自己的喜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回旋奏鸣曲式,A-B-A-C-A-B-A,其中两个主题来自歌剧《后宫诱逃》。
======================
《G大调第38交响曲》K.504,标题为“布拉格”,作于1786年。该年莫扎特受布拉格方面邀请,携带这首作品访问布拉格,1786年1月19日亲自指挥首演。
第一乐章,慢板转快板,D大调,有序奏的奏鸣曲式,序奏最初的乐句同《朱庇特交响曲》最初的主题。快板主部的第一主题后构成《魔笛》的序曲主题,这个主题反复后续接16分音符副主题,圆号属音的伴奏下由弦乐反复后,第二主题仍用第一小提琴的属调表达,其它弦乐伴奏。开始为大调,加入低音管反复后转入小调,紧接着由第一小提琴表现新主题。发展部以第一主题结尾的木管动机始,两组小提琴各隔一小节以对位方式发展。旋即第一主题又在圆号长持续伴奏下以属调出现,巧妙地转成主调,进入再现部。再现部第二主题按惯例以主调呈现,进入不很长的终结部。
第二乐章,行板,G大调,奏鸣曲式。以弱奏演奏第一主题,在宁静之上,半音阶上升乐句之后演奏断奏动机,然后转向小调。第二主题(D大调)在圆号、低音管、低音弦乐长属音伴奏下,由小提琴演奏,呈示部结尾乐句极似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慢乐章主题。发展部第一主题以小调处理开始,很快进入再现部。
第三乐章,终乐章,急板,D大调,奏鸣曲式。先由弦乐演奏切分法、光辉灿烂的第一主题始,它交给木管,以此动机为基础的过渡后进入由弦乐表现甜美的第二主题,加入木铃后加以反复。接着第一主题由长笛与双簧管反复,进入呈示部结尾。发展部主要处理第一主题,再现部在第一主题反复时,移交木管,木管表现中,加入发展部开头的力度和弦,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进入终结部而结束。
======================
《g小调第40交响曲》K550,作于1788年。是莫扎特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此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第一乐章,极快的快板。这是一个典型的奏鸣曲式的乐章。在中提琴摇摆不安的伴奏音型上,从小提琴声部涌出了一个激动焦虑的主题。
第二乐章,奏鸣曲式的行板。在这个乐章中由第一乐章的急促转向和缓,调性由g小调转向降E大调。在感伤的第一乐章之后这里浮现出明朗的色调。
第三乐章,小快板、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本来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宫廷舞曲。但在肩负生活重担的作曲家笔下却表现出了沉重的步伐。用复三段体写成的小步舞曲情绪热烈激昂,却丝毫找不出小步舞曲那种温文尔雅的特征。舞曲中可以感到第一乐章中副部主题所特有的半音音调及一些动机的交织。乐章一开始,乐队诠奏出一支昂奋有力的音调。它在压抑的g小调中不断向上冲激,直到攀援到高音区的最高点时,音乐才迸发出痛切伤感的泪花。在对比性的中段,g小调转换为G大调。一串明亮的光线突然使人们心境开朗。这个中间的三声中部是整个乐曲唯一能使人感到舒心和快乐的地方,这象征着莫扎特那快乐的天性。但是由于她夹在了一个痛苦挣扎的小步舞曲中间,因此仅管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唱出了柔挽的旋律,音乐却浸透着淡淡的哀愁。闭上眼睛,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莫扎特那双蓝色的大眼睛饱含着泪水,却又坚强纯真的微笑着。直到激奋有力的小舞步主题再现时,我们仿佛才看到了作曲家在稍稍平稳了中段里获得了片刻的安慰。重现的主题似乎增添了更大的动力,推动着音乐向终曲乐章走去。
第四乐章,极快板。这个乐章也是奏鸣曲式的。它继续发展第一乐章的戏剧性效果。这个终曲乐章一开始,焦燥的第一主题就以酷似小舞步曲的音调在强弱悬殊的力度对比中直冲而来。这个主题含有鲜明的对比因素。前半部音调柔和,以弦乐器奏出;后半部则音调威严,合奏加入,并增强了力度。这里和第一乐章一样有一个急速悲壮的高潮。而且这种性质更加突现了,直到最后。很快这个主题便消失在弦乐奔流不息的音潮中。这汹涌的音潮象是莫扎特迈着急促坚定的步伐,面向人生的种种苦难前进。音乐中洋溢着作曲家奋进不屈的勇气。尽管第二主题具有歌唱性,但是在音乐的中间却有一段尖历的和弦互相撞击着。给人一种很不安定的感觉
。在乐章结尾处的演奏辉煌而又振奋。仿佛是在告诉人们,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勇敢前进吧!终有一天会迎来喜悦和幸福。
专辑曲目:
01. Mozart /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K.385 'Haffner' - 1.
Allegro con spirito
02. Mozart /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K.385 'Haffner' - 2.
Andante
03. Mozart /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K.385 'Haffner' - 3.
Menuetto
04. Mozart / 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K.385 'Haffner' - 4.
Finale. Presto
05. Mozart / Symphony No.38 in D major K.504 'Prager' - 1.
Adagio - Allegro
06. Mozart / Symphony No.38 in D major K.504 'Prager' - 2.
Andante
07. Mozart / Symphony No.38 in D major K.504 'Prager' - 3.
Finale. Presto
08. Mozart /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1. Molto
allegro
09. Mozart /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2.
Andante
10. Mozart /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3. Menuetto.
Allegretto
11. Mozart /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4. Allegro
assai
12. Mozart / Concert Aria K.419 - No, no che non sei
capace
13. Mozart / Le Nozze di Figaro - Porgi, amor
14. Mozart / Zauberflote K.620 - 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