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2,711
  • 关注人气:5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音乐】李赫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奏鸣曲》1997[FLAC+CUE/整轨]

(2022-06-04 12:57:15)
标签:

无损音乐

古典音乐

钢琴

文化

乐评

分类: 钢琴音乐、键盘音乐
专辑名称:Prokofiev - Piano Concerto No.5 & Sonata No.8
演奏家:Sviatoslav Richter
协奏乐团:华沙国家爱乐乐团
指挥:维托尔德·罗维茨基(Witold Rowicki)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59-1965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德国版
唱片编号:449 744-2

【古典音乐】李赫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奏鸣曲》1997[FLAC+CUE/整轨]

626386

(各位朋友,因近期博客平台不断“维护”,无奈只能将小喵的博文逐步移至美篇平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small_cat的美篇号:460461739)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录了李赫特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作品,包括:与罗维茨基指挥的华沙国家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第五钢琴协奏曲》、李赫特独奏的《第八钢琴奏鸣曲》、《瞬息的幻想》选段(第三、六、九)。

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曲创作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音乐语言在节奏和声等方面都有突显的特性,既融合了晚期浪漫主义那种复杂、多变和难以捉摸的特点,又彰显了自己独有的个性。

==========
《G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55,完成于1932年夏天。这是一部很特别的钢琴协奏曲,首先它由五个乐章组成就不同寻常,再则该协奏曲钢琴技巧之难也令人咋舌,且强调钢琴的作用,钢琴分量极重,并追求结构的力量,全曲开头便是以独奏先声夺人,并一直以压倒乐队的优势贯彻始终。因此它被认为是一部确立协奏曲新概念的实验性作品。

第一乐章,火热的快板,自由的奏鸣曲式。主部主题明朗矫健,开门见山地由钢琴直接奏出,其中低音部的一个#F音要求用拳头敲奏(colpugno),效果独特,虎虎有生气。副部主题是棱角鲜明的锯齿型下行的旋律。全章的展开以敲击性的节奏造成有力的动势。再现部中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以不同的调性重迭,效果强烈而不同凡响。

第二乐章,节奏鲜明的中板。主要主题以大幅度跳跃的音程与不寻常的节奏组合为特色。第二主题较为宽广,但同样具有硬朗的性格。

第三乐章,托卡塔,有力的快板。此章的音调素材来自第一乐章主题,但经过变形处理而面目一新。这个乐章讲究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从头到尾以同一音型的方式——顽固音型。

第四乐章,小慢板,是全曲唯一的抒情乐章。主要主题是五声音阶式的,颇具东方色彩。对比强烈的部分推向高潮,运用低音沉重的复音音乐化音型时,弦乐奏丰富表情的旋律,长笛伴随进行,平静下来而进入快速音群后收尾。

第五乐章,轻快的快板,自由的回旋曲式。全章以快速的律动推进,气氛欢快,最后掀起高潮,钢琴上华丽的技巧与乐队辉煌的音响交织,最后在激荡人心的热烈气氛中结束全曲。

==========
《降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品84,作为“战争奏鸣曲”的最后一部,既超越了前两部作品对战争以及相应形象的客观描写,又对前两部作品作了有力的总结和提升。李赫特曾评论这部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所有奏鸣曲中最丰富的,他有复杂的内心生命和深刻的对立。有时它似乎静止不动,像是在听时代无情的进行。这首奏鸣曲沉重到有点难以控制,不过它是丰富的沉重,像是一颗硕果累累的大树”。 

第一乐章一改往日的呐喊与神经质地飞腾。音乐的多样性与紧张度超过了室内乐的幅度,这个乐章的音乐具有交响音乐的效果。主部共有三个旋律,以温柔忧郁且充满无限倦意的主题开始,调性的不断变化与徘徊刻画了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其音响效果、情绪、音调的轮廓与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那达莎的主题旋律类似。展开部以闹人的半音乐句开始。沸腾旺盛的精力在复杂的经过句中成熟起来,变得狂野。当一阵暴风雨平息后,主部主题的音乐听起来更加精美,经过句的迅速的旋风再度显示这部作品内含的巨大动力性。

第二乐章是如梦般的行板。迷人的旋律出现在小步舞曲的节奏中。音乐抒情,是过去的幻影。与第一乐章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叠部主题1-8小节,是bD大调的方整性主题A那梦幻般的迷人旋律在小步舞曲式节奏中以类似弦乐低音拨奏的特点陈述。传统三拍子斯拉夫舞曲的特征与抒情旋律混合,有一种神秘而奇特的美感。

第三乐章音乐形象多样化,出现了更多戏剧化的因素,如三连音经过句的迅速奔跑,有弹性的“塔兰泰拉”的节奏等。这个乐章是《第八奏鸣曲》中最具戏剧性的,三连音的急速奔跑与有弹性的塔兰台拉节奏充分展现了普氏年轻时期的创作风格,流畅的色彩变换、双音、大跳,尖锐与强烈的断奏以及托卡塔式的触键等钢琴演奏技巧在这里表现得颇为丰富。像常规奏鸣套曲那样选择了Vivace的速度,并回到主调bB大调中来,调性频繁转换是其最大的特征。曲式方面同时表现出了回旋奏鸣曲式的呈示与很强的循环原则。

【古典音乐】李赫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奏鸣曲》1997[FLAC+CUE/整轨]

专辑曲目:
01. Piano Concerto No.5 in G major - 1. Allegro
02. Piano Concerto No.5 in G major - 2. Moderato
03. Piano Concerto No.5 in G major - 3. Toccata
04. Piano Concerto No.5 in G major - 4. Larghetto
05. Piano Concerto No.5 in G major - 5. Vivo
06. Piano Sonata No.8 in B flat major - 1. Andante
07. Piano Sonata No.8 in B flat major - 2. Andante songando
08. Piano Sonata No.8 in B flat major - 3. Vivace
09. Visions fugitives Op.22 - No 3, No 6, No 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