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场录音】伯恩斯坦《马勒-第一交响曲》1989[FLAC+CUE/整轨]

(2022-04-07 08:35:34)
标签:

无损音乐

古典音乐

交响乐

文化

乐评

分类: 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
专辑名称:Mahler - Symphony No.1
演奏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
指挥:Leonard Bernstein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录音时间:1986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西德版
唱片编号:427 303-2

【现场录音】伯恩斯坦《马勒-第一交响曲》1989[FLAC+CUE/整轨]

Bernstein.-.Mahler.Symphony.No.1.zip               626386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伯恩斯坦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马勒《第一交响曲》。伯恩斯坦曾数次指挥演奏这部交响曲,但这个版本是最出色的,获得日本《唱片艺术》推荐。

第一乐章最为出色,一开始就把听众引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展示部的高潮是真正的大爆发,让人真实地感到末日冲击的到来。谐谑曲的主题辉煌有力,三重奏的段落处理过于夸张,使这一段音乐显得不自然。第三乐章,伯恩斯坦采用惊人的节奏——一个比任何人都快的节奏。但这种节奏对音乐的表达没有多大益处。第四乐章伯恩斯坦在转入抒情的第二主题时速度放慢,用相对简明的手法表现这一主题,尾声处音乐厅管弦乐团有惊人的表演,让人感到无比激动。

==========
《D大调第一交响曲》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标题为《泰坦》,据德国浪漫派诗人保罗的同名诗而命名。泰坦是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天神乌拉纽斯和地神盖娅所生的六男六女,所以也称为《巨人》。

第一乐章,D大调,奏鸣曲式,指示以“缓慢而沉重”的序奏开始,在长大的泛音A持续音上,首先由大管、短笛奏出下行四度动机,待到小号产生动机时,圆号奏出优美的旋律,单簧管奏出下行四度动机以模拟杜鹃叫声。双簧管与低音管奏下行四度为特征的动机,它极似杜鹃的啼吐啭。呈示部演奏两次。第一主题为D大调,首先由大提琴奏出,之后由小号奏出(发展至A大调),其旋律来自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中的第二首歌《清晨穿越草原》。这个动机串联着全曲,成为全曲的灵魂,呼应它的是远方的信号曲,充满宁静。第二主题为A大调,轻快的弦乐搭配亮丽的木管,构成了美妙的画卷,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是,铜管乐器奏出了第一主题旋律与之对位。在结束呈示部之前,下行四度动机再一次出现。发展部先是在高音弦背景上(小提琴、竖琴奏出a3音),长笛奏出了第二主题旋律,双簧管的和弦表现田园性的安详,大提琴乘着持续音,奏出像呼唤一样的旋律。双簧管与单簧管对话后,木管的杜鹃的啼啭再次强调宁静。圆号将乐曲带到D大调,长笛再一次奏出第二主题旋律,大提琴依然乘着歌声的翅膀。然后长笛表现小鸟的歌唱,大提琴、小提琴发展至降D大调,木管奏出新旋律,小提琴在降A大调上奏出第二主题旋律,之后分别转入F大调、f小调。高音乐器在上行发展,终于跳进还原A音,小号以ff力度奏出了引子中的信号动机,引入D大调再现部。最后,一面强调主导动机,一面以强烈的音响而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三段体。这个慢乐章选用了马勒自己早期为冯·歇弗尔的诗《萨金根的号手》而谱写的歌曲旋律作为基本主题。马勒的朋友斯坦尼塞称这个旋律为“沃纳尔小号曲”,是“一首小夜曲,它飘越月光映照的莱茵河,飞向玛格丽特所住的城堡。”斯坦厄塞说,马勒认为这首小夜曲表达的是感伤。这个乐章的第一段,月光映照的环境下,这首小夜曲的旋律出现后,圆号与小提琴狂热地强化热情,优雅的中间段在小夜曲旋律基础上脱颖而出,小提琴的独奏精妙绝伦。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最后消失在黄昏的天空之中。这个慢乐章后曾被马勒删除(4个乐章版),直到1967年,才又有恢复5个乐章的演奏。

第三乐章,指示为“强有力的运动”,A大调,布鲁克纳式的激动的谐谑曲,音乐简练而单纯。乐曲的主题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生活风俗性画面,它的音调和节奏如连德勒舞曲,十分富有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先强有力地奏出一个由全曲主导动机组成的固定音型,它与小提琴不断反复的八度跳跃音型共同组成背景。两支双簧管奏出了乡村舞曲主题,之后由小提琴奏出。在主题重复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特别的音响不断调弄。三声中部在这背景上呈现兰德勒舞曲节奏的主题中段为F大调,有田园风味的圆舞曲风格,以主导动机作为低音伴奏。在长笛、单簧管与弦乐进行中,新的旋律以对位形态显示,圆号以八度的呼唤,引向作为再现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为单纯。

第四乐章,指示“不要缓慢,庄重而威严地”,d小调,三段体,是一首卡洛风格的进行曲。

第五乐章,标示为“如暴风雨般的运动”,奏鸣曲式。在第三乐章吊钹的轻微演奏后,突然强奏,惊醒听众。

【现场录音】伯恩斯坦《马勒-第一交响曲》1989[FLAC+CUE/整轨]

【现场录音】伯恩斯坦《马勒-第一交响曲》1989[FLAC+CUE/整轨]

专辑曲目:
01. Langsam: Schleppend: Wie ein Naturlaut: Im sehr gemaechlich   [0:16:27.65]
02. Krae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Trio: Recht gemaechlich   [0:09:03.32]
03. Feierlich und gemesen, ohne zuschleppen   [0:10:24.70]
04. Stuermisch bewegt   [0:20:0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