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霍福臣先生——致敬1980年代
(2023-11-05 10:53:10)
标签:
贵人恩人霍福臣改变命运杂谈 |
分类: 怀念 |
一、
人的一生,能够有所成就,必定得贵人相助。贵人是影响并改变你命运的人。一路走来, 我的贵人有好几个。霍福臣先生是最重要的一个。
霍先生 1935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人,毕业于长春地质学校。常年在宁夏工作。40来岁,成为公认的的技术权威。
1980年小平同志提出干部“ 四化”,宁夏局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党组书记李树堂44岁,局长霍福臣45岁,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玉珂48岁。都是典型的务实改革派。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都六十岁了,想想这几位前辈,当年真是风华正茂潮气蓬勃啊。
我1980年到宁大中文系读书。没有任何背景,拼命写文章,想靠一支笔改变命运。诗歌、散文、小说写了一百多万字,没发表 一个字。张贤亮在《朔方》杂志当编辑,退稿的时候给我写了几句鼓励的话,让我兴奋好几天。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6月,我写的一片报告文学《人生在世》,《宁夏日报》几乎一个整版发表。先是自治区团委找到我,要求我毕业后到团委工作。后来,地矿局霍局长知道我能写文章,就通过我父亲给我做工作,说地矿局缺笔杆子。毕业那年,干脆让办公室副主任把我行李直接抢了回来,做了他的秘书。
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因为发表一篇报告文学被标定“ 有才”,给予如此礼遇,我内心惶恐,受宠若惊。自治区团委、地矿局,都是正厅级机关啊。
1980年代真好,风清气朗 ,不问你爸是谁?不看什么背景,也不用送礼,只要有“才华”,就被欣赏、就被重用。“才华”是1980年代通行证。顺便说一句,我爱人也是看了报告文学认定我有“才华”,和我恋爱的。
公文写作和文学作品创作规则不同,我必须尽快转型。我勤奋、努力、拼命。办公室何主任稳重大气,笔力深厚,大的报告都是他执笔。他年届退休,热心培养年轻人。在他指导下,很快,我就参与重要报告起草工作了。彼时,我兼任《中国地矿报》、《宁夏日报》通讯员。1984年地矿局新建了几十套住房,分房时,李书记、霍局长、王副局长把新房让给了技术骨干,自己蜗居小房子。没打招呼,我把这事爆了出去,搞得他们好几年没搬家。今天想来太不成熟。
1985年,我被列为三梯队后备干部。霍局长和我做了一次谈话。他说小孟啊,恭喜你三梯队了。但是,我们是业务厅局,不懂专业,四化就差一个“专业化”,最多当办公室主任,要想当副局长、 局长,就得再去读书。于是,1985年,经过考试,脱产到北京地院学习地质经济两年。
在北京地院,我出了彩。第一,作为学生会主持工作常务副主席,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1970年代北京地院迁址武汉,北京保留研究生院。1983年恢复招本科生,特别需要频繁大型活动活跃大学氛围。我的组织能力深得校方认可和同学拥护。第二,我的毕业论文《中国地质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部组织部长李树堂、 系李主任担任我导师。答辩引起轰动,李部长希望我留京。后文章刊发《中国地质经济》,并获中国青年地质经济学会一等奖。我成为中国青年地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毕业前,霍局长到中央党校培训。我去看他,就问,我毕业工作安排。他笑了笑说,你把中国的地质体制改革都构想了,回去筹备政策研究室吧。
1987年7月,回到地矿局,筹备政研室,副处级单位挂靠办公室。地质局过去没有这个机构,真有点因我设事。党组会上,在讨论我任命时,有人反对,说小孟太年轻了,再考验一下吧。霍局长站起来,说同志们,最近有个电影《南昌起义》都看了吧,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周恩来29,贺龙31,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副处长在厅级局,就是跑腿的嘛。最近我去部里开会,碰到北京地院领导,还在向我推荐小孟呢。这个过程他本人从未讲过,后来是何主任告诉我的。
同年组建中国青年地质经济学会宁夏分会,我当选理事长。
1988年3月,中央决定建立海南建省,设立 经济特区。地矿部决定每个局出资50万,在海南成立一家联合公司。北京开完一年一度计划会,各省局长带自己财务处长、多经处长到海南考察。
说实话,我当时对海南建省并不敏感。
霍局长考察归来当晚,我和爱人去看他。他讲考察见闻,临了,忽然叹口气说,宁夏是个3600多人的小局,开会从来是坐后排。地矿部搞公司,除了出钱,没有话语权。我琢磨,单独搞一家公司,在大特区为宁夏局改革探索一条出路。
我忽然就冲动起来,说:局长,让我去干这事吧。
局长就笑了,对着我爱人说,小廉,给你们两口子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把结果告诉我。
哦,看来一路考察,下决心独资设立海南公司,同时他也反复斟酌公司总经理人选。其实,他想到我了,我是地质局青年领袖嘛。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去告诉他:小廉坚决支持我到海南工作。
于是,在1988年4月,我带精挑细选的机关四个精英到海南成立了海南华西实业有限公司准备开发房地产。彼时,海南省还没揭牌呢。
霍先生改变了我人生轨迹,是我的贵人,也是我的恩人。
S风波之后,海南萧条,局里决定把公司撤回去。我成了纪检组审查对象,公司账本翻了一遍又一遍。我自己是清白的,没贪占一块钱,霍局长也是清白的,我没给他送过一块钱。公司亏损30多万,成为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查我是对着他来的。于是,他愤而向部党组写了《辞职报告》。好在部组织部长李树堂同志是他老搭档,是了解他的,部党组是信任他的。他调任甘肃省地矿局长。甘肃面积大,矿藏丰富,地矿队伍一万多人。他在甘肃干的风生水起,取得很大成绩。
霍先生退休后,我多次邀请他到海南度假。 2015年3月3日,霍福臣先生因病在银川去世,享年80岁。安葬银川福寿园。我到银川送恩人最后一程,表达最后的敬意。
正是有了华西公司的经历,我得以进入当时海南如日中天的汇通国际信托公司,担任房产公司总经理。后来,又自主创业,实现经济自由。
扪心自问,农村孩子,27岁当副处长,非公派,舍不得抛弃一切下海。霍福臣先生是我人生贵人和恩人。
霍福臣先生离世八年多了,我深深怀念他,也致敬风清气朗的1980年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前一篇:《六盘山札记》后记
后一篇:汉代铜鎏金狮型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