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善财童子 高
8.6厘米 五代 浙江博物馆
图
2
一、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梵名Sudhana
kumra ,出生于印度“福城”(旧译觉城)
,怀胎十月,其家宅中,每日有七大宝藏从地涌出,并渐次普出七宝楼阁,楼阁里面自然生长出五百宝器,每个宝器里面又盛满众宝,所以家主为其取名为善财。 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
佛教中童子不是小男孩。童贞行者,发心求法,故称为童子。只有以内心最真诚、最热情的赤子之心上求佛法,方可称为童子。
二、玉善财童子
图1 五代十国时期玉善财童子立像,高8.6厘米。 雷峰塔地宫出土,藏浙江省博物馆。
善财童子脸部开相作羽状眉,丹凤眼,眼中刻划睛珠,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广袖宽衣,手腕刻划缠臂金,腰间系带,衣饰米字纹。双手插于腰间,身体右弯,站立在飘浮的如意云彩之上,向下张望,衣衫随风飘逸。童子站立在飘浮的云彩之上,衣衫随风飘逸,一副怡然自得、天真自信之态,形象地表现了善财童子为求正果,跋山涉水遍访名师的不寻常经历。
云下有榫,竖插于"九山八海"题材的方形底座上。
图2、图3是两个唐代善财童子立像,高18.1厘米。其造型、服饰、飘浮的云彩、方形"九山八海"底座与五代十国立像基本相同。最大差别是眼睛,唐代童子丹凤眼更细长,酷似阎立本《太宗真容画像》中的唐太宗。
图 4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五代十国善财童子立像、唐代善财童子立像相貌均为壮年人,而不是小孩。由此推断,善财童子演化为南海观音侍者,起码是宋朝以后的事了。
三、善财童子在中国
图 5
佛教在中国传播中,寺院与民间出现了不同版本。寺院严格遵从佛经教义并经大德高僧发展。佛教在民间传播则与儒、道相互交融,善财童子和小龙女是南海观音菩萨身边两侍者。善财童子少年相貌,俊俏可爱,善解人意。更有甚者,吴承恩的《西游记》中重新演绎了善财童子出身,牛魔王儿子红孩儿为妖祸害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南海观音菩萨将其降服,收做善财童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