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铜剑
图
1
商青铜剑
长24.7厘米
内蒙伊金霍洛朱开沟遗址出土
图
2
图 3
图 4
越王勾践剑 55.7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
青铜剑自商代就有了。商代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短剑通长25.4厘米,剑身近似柳叶形,厚脊,双面刃,直柄,中间有两道凹槽,柄首略呈环状,柄与剑身衔接处的两侧有凸齿,剑身向下斜凸成锋,柄部缠绕麻绳。
春秋时期,青铜剑的制作逐步成熟,越国出现了欧冶子等铸剑大师和湛卢、纯钧、鱼肠等名剑。此时的青铜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春秋晚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战国出现铁剑,汉代铁剑基本取代了青铜剑。原因很简单,铁剑更锋利,柔韧性更好,可以打造长剑,长而不断。
二、玉剑具
图
5
图 6
图 7
虢国墓地出土玉柄铁剑 西周晚期
图 8
观复博物馆藏品
图 9
故宫博物院藏品
玉具剑是由寒光的冷兵器与温良的玉石的结合体。一套完整的玉具劍,通常由剑首、剑格、剑珌、剑璏组成。西周晚期萌芽,春秋晚期成型,战国、两汉达到鼎盛,之后逐渐衰落。玉剑具多见,而青铜剑玉剑具同体连接不多见。图8来自观复博物馆。汉代以后,铁剑盛行,铁剑玉剑具同体多见。图9来自故宫博物院。
三、玉 剑
图
10
商玉短剑
长34厘米,宽9.7厘米
图
11
图 12
三星堆出土玉剑 残长28.4厘米
图 13
图
13
图 17

图
18

商代玉兵器种类很多。有玉戈、玉钺、玉矛、玉刀、玉剑。商代玉剑同样剑身较短图10,长34厘米,仍长于内蒙出土的青铜短剑8.6厘米。岁月荏苒,由商到西周、春秋、战国、两汉,青铜剑变长了,由25.4厘米增长到60厘米左右。
玉剑呢?除了装饰用的玉剑具,玉剑就消失不见了。1982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出土了玉残剑图12,犹如倏忽闪过一抹亮光。之后,考古发掘、博物馆收藏,鲜见玉剑踪影。而民间大藏家手中,却偶尔看到玉剑。图12、图15。
1,《周礼·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天子、诸侯爱玉,也爱剑,双爱合璧,玉府或为讨天子欢心,做把玉剑再正常不过了。
2,玉剑易碎,不如青铜剑、铁剑有战斗力。玉剑在商代也不是实用器,而是祭祀用礼器,是王权、兵权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国家做重要的事就两件:战争和祭祀。比如春祀、秋祭。前51年,汉宣帝驾临甘泉宫,郊祀泰畤,玉剑作礼器,恰如其分。
3.《汉书·匈奴传》:“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盭绶,玉具剑,佩刀,弓一张……”说的是呼韩邪单于甘露三年(前51年)正月正式来朝觐汉宣帝,宣帝丰厚赏赐的事。
几乎所有专家,异口同声说:玉具剑,就是玉剑具。剑首、剑格、剑璏、剑铋四件套的玉剑具。我不苟同。我认为,玉具剑,不是今天命名的玉剑具,而是玉剑。
汉代是玉剑发展的极盛时期。图12、图15用料考究,刀法简约大气,琢磨抛光细腻,纹饰线条或简洁自然、粗犷苍劲,或精准规矩、圆润婉转,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纹饰之丰富,制作之精美。“虽然造型、工艺基本继承了战国传统风格,而图案纹饰则更加新颖别致,玉剑饰的纹饰已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何纹变为了动物纹,龙纹、凤纹,采用了高浮雕和透雕工艺。
精美绝伦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