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文物展品,包括但不限于青铜器、玉器、佛造像等,基本十年一贯制。不是说中国文物有12000件嘛,展品轮换一下,或再丰富些多好。
二、玉器太少。中国人爱玉8000年,从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战汉一直到清朝。玉是中华文明重要载体。不系统、不全面、不完美,,与世界最顶尖博物馆不相匹配。
三、展示空间被挤压。二楼青铜器、玉器展厅,是中国文物最重要展厅,与同属亚洲区的韩国文物展厅相通。三年不见,韩国文物增加不少,主要是近现代细螺钿工艺品。其中细螺钿工艺品(下图)竟然侵入中国文物展厅并占据一个听鲜艳的地方。实在太突兀太不协调,那是扎眼又扎心啊。
十三万平方米的大都会,非得把这个不伦不类的工艺品塞到中国馆吗?
侵占中国青铜器、玉器展厅的韩国近现代工艺品
四、中文导览图没有,中文导游解说耳机也没有。这些从前有的,现在没了。说是疫情,可以理解但很牵强。印刷一张导游图,配置一些中文讲解耳机,靡费不高啊,而且租用耳机是收费的。我看是态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