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文功武治雄才大略,是大清最有作为皇帝之一。乾隆还是一个大师级收藏家,书画、青铜、玉器、杂项皆集大成者。清宫遗留如此丰富藏品,离不开乾隆皇帝的广泛收集收藏。众多藏品中,最爱是玉。陈设有玉、把玩有玉、佩戴有玉,收集古玉,仿造古玉。十七个皇子,名字都和玉有关,,活脱脱一个玉痴。
乾隆帝辉煌收藏史上,却因玉器收藏错认古玉琮,却闹了一个大笑话。
图
1
图
2
图 3
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把图1中的玉琮,误认为战车饰品——辋(wang)头。并说:“呼此罄为辋头者,不知起于何时?内府最多,不可屈指数。”
图
4
辋者,车轮辐条也。辋头,战车轴头上辖套(图4),今天的汽车轴头也有类似装置,保护车轴且具装饰性。这个部件有古人有专门的名称:车軎(wei),而不叫辋头。详见本博《殳与古代战车的故事》。
乾隆帝有个习惯,在喜爱的古玉上御题。这件良渚玉琮,乾隆案头把玩,题诗如下:
咏汉玉辋头
所贵玉者以其英,章台白光照连城。
辋头曰汉古于汉,入土出土沧桑更。
晁采全隐外发色,葆光只穆内蕴精。
是谓去情得神独,昔之论画贻佳评。
此诗有两处失误:第一,名称错了,古玉为玉琮而非辋头。第二,断代错误,良渚而非汉代。当然,良渚文化1936年开始发掘,1956年经夏鼐先生命名。乾隆朝还没此说呢。确年汉代实实在在晚了2000多年啊。
本博绝无苛责古人意思。乾隆赏玉题诗距今已经200多年了。这200多年科技高速发展,考古广泛开展,人们对历史、对文物认识更客观精准。只是发现,有3000年历时的玉琮,汉代之后神秘消失了,连见多识广的乾隆帝都出错中招,唯慨叹连连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