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白玉烛台
一,和田玉古灯是灯中极品
查阅古代灯具书籍,不管是藏品集还是学术专著,青铜、铁、泥、陶、瓷、石、竹、木,材质多样,但和田玉古烛台鲜见。和田玉烛台是古代灯具中的极品。
二、灯最早在战国出现
甲骨文中没有“灯”、“烛”字。西周《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周礼.秋官.司恒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憭。”郑玄“坟,火也,竖于门外曰火烛,于门内曰庭憭,皆听以照众为明。”屈原《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灯错些。”烛、灯第一次出现在文献里。就是说,烛和灯是在战国早期出现的。
三、藏品欣赏
图
1,战国白玉雁形烛台。高12厘米,宽9厘米。勾头站立的大雁,双足着地,翅膀、尾巴羽毛纤毫毕现,雁尾附一螭龙,勾头竖冠羊角,背空堂留一戴冠灯柱。雁身浅浮雕狩猎纹,通身满工,几乎没有留白。构思稳重、精巧,写实又有变化。
在战国及汉代,王室诸侯喜欢大雁形灯具。1985年山西省朔县,出土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现同款青铜雁形灯。
图1判定战国而非汉代,在于雁身狩猎图。狩猎图是战国典型纹饰。
图2、图3汉代浮雕和田玉对烛台。高22厘米。台盘直径6.6厘米,一黄玉,一白黄玉。两烛台底座相同,两个跪人奉两盏小灯,两只老鼠匍匐前后,藕节立柱雕云纹,两螭龙扉棱支撑台盘,图2盘边浮雕两条穿云龙,图3台盘浮雕四个饕餮,其中两饕餮衔环。台盘外卷沿,中凸莲嘴,莲嘴含烛尖。繁缛而不零乱,和谐而不呆板,体现了大国工匠高超雕琢艺术。
看来,“ 小老鼠,上灯台”歌谣,2000多年前就开始传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