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落款,能不能写“某某书之”?

(2021-04-15 19:01:14)
标签:

书法

书法碑贴

书法技巧

图片

文化

分类: 书法理论与技巧

书法落款,能不能写“某某书之”?

近年来的书法落款中,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新时髦”,就是落款中的"某某书之",甚至一些由专业协会组织的书展上和颇为专业的书法家笔下也往往有"之"。岂不知,这是一种不规范、不讲究、不礼貌、十分累赘的表述,讲究简练的古人从未这么用过,这种附庸风雅、画蛇添足的所谓“创新”也毫无意义。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415/9893c756645e41e9b5d332bd59bc05e8.jpeg

米芾落极简穷款

名款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标识,和身份定位,所以,最简单的名款,就是直接写上书写者的姓名即可,或连姓氏都不用写,名字或斋号足矣。若为强调其书写目的,或为整体布局之美观需要,可在姓名后加题、书、录、抄等字,有关落款形式概述如下:

1、""字口气有点儿大,不是不可以用,但要视情况而定;

2、""就是书写,较为中性,但用无妨;

3、""和"",主要强调是书写了别人的文章或诗词,同时也多少带有些谦卑的成分,因为比起"书"字本身所要求的艺术性来,"录"和"抄"所包含的艺术性,至少从字面上看好像可以低一些,可免遭诟病;

4、为了表示尊敬和谦卑,则在姓名或斋号后加奉书,"敬书、恭录、奉题、奉录、学书等字样,受书者心里会受用些。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415/40e2cd1b45e140dd97e6b6dcf5237854.jpeg

梁启超致胡适手稿

5、若对自己的作品不甚满意,又不得不应酬,可在姓名后加"涂鸦"以示自嘲;不过这样做也会给人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书法家自我开脱,信笔戏作而已,好坏任人评说;另一种是没把受书人放在眼里,否则重写一张就是啦,干嘛涂鸦?所以要慎重,因人而异。

6、也有落款加"一挥"或"酒后一挥"的,至于别人从什么角度理解—是书家漫不经心的应酬?还是对自己驾驭能力的炫耀?这可就不是自己说了算啦,也看朋友之间的关系如何。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415/cef67faf61fe4ab8bcb83b9e35c4ca2c.jpeg

黄宾虹落穷款

但不管上述诸落款方式如何,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其中均无"之"字。"某某书之",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某某人写它",是不是很别扭?画蛇添足,多写了一个字,别人还不买账。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轻率?鲁莽?傲慢?会文言文?还是别的?

其实这种现象也曾出现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中,希望今后在作品评审时,评委能对“文化考查”一项不再熟视无睹。

书法落款,能不能写“某某书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