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获兰亭奖,为何很少有人反对?

标签:
书法书法碑贴书法技巧图片文化 |
分类: 当代书法 |
每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让书法圈好不热闹。多年前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因为他的上榜,在圈内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先看看他的几幅作品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402/9b7fc3f3d8354f78a39606753b32d332.jpeg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402/c1a8a8cc180847219cd281dc853da26b.jpeg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402/434b57b6e3a642b7b731e459df1d6291.jpeg
若不是事先提及,相信你一定无法想象,如此精妙、古雅的作品出自谁之手,而事实上这出于张文佑之“口”。
看了张文佑的作品,不少人为之震撼!
时常会听到一些学书人在抱怨,学书有年,却未见进境。或怨家贫,或怨明师难遇,或罗列诸多理由,无非是为自己仍停留在“半路”上,找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与借口罢了。
若你有幸认识或了解张文佑,也许你也会和很多人一样,为自己曾经荒唐的说辞或借口,羞愧难当。
张文佑的意义在于彰显了一个人非凡的毅力,他用口写出的书法不但不比一般人执笔写出的差,而且更专;,从小楷到大草,足以秒杀许多“书法家”;足以秒杀许多写了许多写了几十年、仍然分不清毛笔字与书法的书法“高手”,是书法界的正能量。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402/96666e19128e48b59a7267b0d26d0ab5.jpeg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402/e06c488d3cba4fbe99372ec459569bc5.jpeg
嘴怎么能写好字?
显然违背常理。张文佑,却硬是把自己的嘴赋予了巧手般的功能——捉笔挥毫!不单如此,他还把嘴巴磨炼得比一些当红书家的手还灵活、好用。但个中甘苦,恐怕也只有他本人能体会吧。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402/50f80354031941b1b2ae861a27600b65.jpeg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402/e6d6eabe01a5464793413c113c5cbecd.jpeg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402/2b6fa726b3624e67a55325e280deeb20.jpeg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402/45bd32d9e27d4761b86bb6a289f27caa.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402/ff096348697f4b8b9c541a358c400885.jpeg
图/张文佑作品(局部)
网友感叹:
——即便是一个双手健全的人,要想书法作品达到这样的境界,也极不容易。其楷、行、草兼擅,可谓当下中国书法的一朵奇葩。
——张文佑带着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去写字,他“咬定青山不放松”,换得“口吐珠玑”的盛名。
——张文佑的书法虽非同步文化教育培养形成的,全靠临池苦练而成,但是,如果仅仅靠苦练,未必能成为一个有独创精神的脱俗书法家。只有靠着自己对书法的审美灵性,才能获得超越法度的大成。
要论生活的艰辛与不幸,张文佑大概是最有资格“诉苦”的,但他并没有借此博取同情。在他的面容上,你看不到苦难刻下的丝毫痕迹。
张文佑说:艺术是平等的,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手段创作,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展现给人看。
确实如此,当见到张文佑这一脸阳光,你自然不会把他当残障人士看待。
他甚至不希望媒体以励志的典型宣传他。只是不一样的是别人用手,而他用了身体的另一部分——口罢了!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402/6767f1588e9047f3897884225cf0d6b3.jpeg
生活中张文佑能自己用短短的手臂敏捷的关门锁门、斟茶倒水、上网打字;手机响了,能非常利索地拉开挎包,夹出手机通话……积极、乐观、自信,从身体到心理都十分健全。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402/3f92ae2e95aa461cb75cbe1801cf971a.jpeg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402/4906e45260814c4e91fb836719a7b22c.jpeg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402/3029c12bc5e74328a8e0c4a125dbd6fe.jpeg
只有写字时,是用口衔着笔,提按使转,收放自如;枯湿浓淡,运用合宜;疾徐苍润,不偏不倚,令人叹为观止。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402/49fd7c2129ff4632ad4f0ee3f15cd2f8.gif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402/e1af0606ca6f43c2a69d0bf50d17b524.jpeg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402/ba882beb4b8440f0a9cc620b483f25dc.jpeg
张文佑临帖视频
﹀
张文佑创作视频
﹀
张文佑自幼痛失双臂,如果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用嘴咬笔作书,在街头秀一把,他就极可能坠入街头艺人的江湖书法窠臼,步入书法的歧途。
机缘巧合,他自幼得到专业的书法训练,以口捉笔,寒暑不辍,熟习历代名家碑帖,寻觅到了比常人的手还要灵活的审美表达。后又负笈沪上拜师求艺,尤以小楷取法魏晋而为人称道。1997年,应上海真如寺邀请,耗时八月有余,书就400米小楷长卷——《妙法莲花经》,这可谓一项浩大工程,若无扎实的书法功底与足够的毅力,恐怕难当此大任。
张文佑临古
﹀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402/37602f3be57445188b9a7e284e397408.jpeg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402/3830857a9b5f45f88e4d6a100a2934ea.jpeg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402/edddba6ecbab43d3898ed2b7c6d0b2c9.jpeg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402/35bb3aa7c1004a46be4728220c6e5ac0.jpeg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402/f9e6540e52334e61a724273585364cf8.jpeg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402/9478a393aeff48469150def3007bfa34.jpeg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402/b009efbceb15448e9daf3c75c9e90e91.jpeg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402/96da10c098af4318a2037893fea6a7fb.jpeg
张文佑现居福建泉州承天寺,抄经为业。在他看来,这是一项很适合他的工作。一边抄经弘法,一边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书法,用口中之笔足以养家育儿,其乐融融。
图/张文佑为华龙禅寺题字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402/1b24eec992314591bac9bbeb3999f853.jpeg
画家、诗人王学明先生有诗赞曰:
一卷楷书如入定,巨篇大草任疏狂。
鲁公搁笔张颠去,口吐莲花翰墨香。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不容易,我这辈子就想把书法练好。”张文佑说。
是啊,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做到极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应不枉此生!艺无止境,愿张文佑在书法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