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写下三个字,乾隆想换掉却无人能替,这位权臣的书法超乎你想象!

(2021-03-24 20:37:14)
标签:

书法

书法碑贴

书法技巧

图片

文化

分类: 清代书法

他是明代嘉靖间的一位大学士,《明史》将其列为奸臣,是执掌国政二十年的权臣严嵩。

严嵩因得罪史学家王世贞获千古骂名。王世贞是明朝中后期大家,“后七子”领袖。他后半生的精力主要用来撰写文章诅咒严氏父子,而且是正史和民间演义双管其下。在他的刻意引导下,严嵩被描述成凶狠贪婪、无恶不作的化身,令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他写下三个字,乾隆想换掉却无人能替,这位权臣的书法超乎你想象!

但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发表文章介绍,严嵩不仅文采斐然,还是百年一遇的天才书法家。

那么严嵩是书法水平到底有多高,我们不妨从清朝乾隆皇帝约欲换严嵩“至公堂三个字的牌匾而不成说起。

时间拉回到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天,乾隆皇帝看到顺天府乡试贡院大殿上的“至公堂”三个大字匾额,心想我们堂堂大清考试院竟然挂着一幅奸臣的字,这岂不是号召天下学子们做奸臣嘛。

这得换掉!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324/f7eeda7cabc14937b2361ff6b8e340a3.jpeg

“至公堂”匾额

于是下令天下善书法者题写“至公堂”三字,一旦采用者有重奖。无奈皇帝以举国之力公开征集,竟然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

包括乾隆自己以迷之自信手书多遍“至公堂”,仍然和严嵩的“至公堂”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无奈只能作罢。

后来清朝末年名儒左宗棠也题过“至公堂”匾额,但都不能赶上严嵩的原作。

其实严嵩流传至今的书法远远不止“至公堂”。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324/6fee5eaa2fa6466a89a48cc49d1d7ae0.jpeg

严嵩“六必居”榜书

上面这幅是严嵩题写的“六必居”榜书,可以说是其代表作,这块匾方严浑阔,笔力雄奇博大;字体丰伟而不板滞,笔势强健而不笨拙,是榜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324/18b4d414d1184c8c88c70fb586f9337f.jpeg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324/341a0653975947088574f5fae4cb4c70.jpeg

“天下第一关”匾额

可能是生活地域的原因,严嵩题字北京较多。

如原在西城区东大高殿外牌坊上的榜书“孔绥皇祚”、“太极先林”、“弘佑天民”、“先天民境”,西城区原景山大门上的“北上门”榜书,原在司法部地方法院楼上的“万邦总宪”榜书。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324/fabb7231a93a4e749978643889eea5d4.jpeg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324/d1fba4ccdb6a4b19b227f48bfe632f1f.jpeg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324/df6b8a01d3a146d58e2ed7ccee4966f2.jpeg

宣武门菜市口的“西鹤年堂” 榜书和门联“用收赤箭青芝品,制式灵枢玉版篇”,前门外铁柱宫许真人庙里的“忠孝”、“净明”榜书,原翰林院署大堂上的“翰林院署”等榜书。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324/b636cdbd976c4541946cfe984111d4d4.jpeg

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山东曲阜的“圣府”等也俱出自严嵩之手。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324/cc9762e7d9de4bdb9f5a5b113d700f82.jpeg

天津蓟州区独乐寺

严嵩的手书,在嘉靖年间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当世的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如杨慎、田汝籽、湛若水等对其作品都推崇备至。

拨开历史迷雾看看,严嵩不仅书法水平很高,而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问大家。

他10岁考取得秀才,19岁中举,25岁时考中进士,成绩高居二甲第二名。死后留下200多万字的著作,其中诗作就有1300多首。他如此开挂的人生,放到现在依然是神一样的存在。

那么学问和书法堪称一流的严嵩,为何千百年来大家都知道他是大奸臣,而书法如此寂寂无名呢?

究其原因,实则与国人自古以“善恶”来评价人物的价值体系分不开。

一个人政治上的名声臭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他的全盘否定。由于头顶着个“奸臣”的帽子,不仅他的文章不足于为人道,他的字——不论其是否为书法佳作——也都不值得一提,这就是典型的字以人废。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324/0b5537f67ad3460fb73a7d6d9c99cb87.jpeg

就像“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原本是指蔡京,只因他是“六贼”之首,才被蔡襄替代。宋体字的发明者秦桧也一样,因为陷害忠良的恶名,“秦体字”活活给改名为宋体字了。

宋美龄说:人无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别!就像一网友留言说:天下事本无忠奸之分,无好坏之分!时也势也!如果去分的话,说明你还嫩!

那么,对于德与才的衡量标准,坏人的书法成就是否该被抹杀?

他写下三个字,乾隆想换掉却无人能替,这位权臣的书法超乎你想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