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侧锋与偏锋区别在哪?

标签:
书法书法碑贴书法技巧图片文化 |
分类: 书法理论与技巧 |
笔画方向改变的时候,要继续保持中锋就必须调换笔锋的方向,由于考虑到笔势连贯和行笔速度的需要,往往不是等锋完全调换过来了才继续行走,而是行进与调锋同步完成,即一边走笔一边转向,笔毛是由躺卧着渐渐站起来的,锋是由边侧渐渐收归中心线,这一段的运笔就称作“侧锋”。
侧锋写撇示意图
如图撇。开始撇出时,虽然笔锋仍偏,但着纸的笔腰很得力,铮铮欲反弹起,能杀入纸中,整个撇出的过程,笔锋是回顶起来的由倒而立,由侧转中,因此,力感仍然很强。侧锋被认为是成功的可取的。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1e06ca7e0ea545b3b321e8717e1ec81b.jpeg
偏锋写撇示意图
侧锋容易和偏锋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偏锋是笔锋卧倒侧抹,一卧不起,一偏到底,丝毫不能体现锋的用场,写出的线条必然薄飘弱虚,而侧锋是笔锋由倒而立,由侧而中的一个转换过程,是中锋运笔的辅助手段,有人还把侧锋归入中锋的范畴,可见侧锋与偏锋是有本质区别的。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7ac856ddfcd64117bc5ea14ecb75d7e5.jpeg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6d938a3ef9f94df18b58c7e985faa35a.jpeg
侧锋运笔姿态变化生动,为中锋所不如,所以历来书家主张“中锋立骨,侧笔取妍”,中锋结合运用。但由于笔锋倾侧了,笔画迹象总不免略显削类扁薄,不如中锋的饱满厚实,一般重要的笔画,如主笔,都尽量使用中锋以显凝重稳住整个字势,侧锋用得过多,整体气格会弱。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c0fcfe49495b4020bccc123360b4dc0e.jpeg
褚遂良的中锋和侧锋
赵子昂的书法
单字放大欣赏
能发现他用笔的三个秘密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ad944928e57041b0a6df6f33557b385c.jpeg
赵孟頫行书单字放大《为日林和上书心经》民间秘藏本
1、尖锋入纸
把赵子昂的字单独放大欣赏,首选我们来看他的起笔。赵子昂的起笔和王羲之有着相似之处,就是尖锋入纸。尖锋入纸的好处就是利用细细的笔锋引入下一笔独特的笔势。在笔与纸接触的一瞬间,迅速转换笔锋,便于掌握第一笔的笔画走向,这不仅在起笔的时候用到了尖锋,除去第一笔之外的笔画,赵子昂也用到尖锋,形成了笔画和笔画之间的映带关系,也表现出赵子昂高超的运笔水平。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5c77c84a9d2047779db82fac15aa8dd6.jpeg
2、笔圆含方,笔路清晰
其次赵子昂在结字上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整体上看他的字笔圆架方,起笔,运笔和收笔,笔笔交代清楚,不含糊。每个字都给人带来方整严谨的感觉,内部笔画呼应紧密,外形看似俊秀实则有着稳健之美。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85d20b54bd784e1e91a798496294bfee.jpeg
在横画和书画上布局合理,撇和捺书写的很舒展,看似简单的结合,但是给人一种稳健之美。
3、集古创新
他在晋唐的书法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使其书法具有古韵,他写书法讲究笔画线条并不去可以修饰,流露出自然的艺术气息,这也是被后人一直称赞的特点。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241ddf0ac596413aa60801846eddfa14.jpeg
晋人笔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218/838a8ac219244a7e80a4180c277730d5.jpeg
宋人笔
他的书法意在笔先,形神结合,在工整中求飘逸之态,用笔并不大起大落,但是变化颇多,整体看上去神采飞扬。他的这种书体也被称为“赵体”,《书林记事》中说赵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对赵子昂的评价很高,可见他的书法造诣名不虚传。
上面解析了赵子昂书法的三个秘密,其实他的笔法还有很多,但是这三点是基础的,对于学赵体的人来说,很多人也是从这三点入手赵体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