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最美的一个字,放大10倍看太养眼了,难怪唐太宗爱不释手

标签:
书法书法碑贴书法技巧图片文化 |
分类: 魏晋南北朝书法 |
王羲之的书法堪称是神来之笔,他的字迹很难被模仿,光是一个字就有千万种变化。在用笔上面他打破了常规,下笔如龙腾虎跃,所造就万千气象。他无论是用笔还是用墨上面,都达到了极致,以助于今人没有余地再去研究和开发,于是王羲之和他的神笔就被束之高阁,一般人是不敢轻易学习的。王羲之的书法囊括了众多笔法,后代的米芾、赵孟頫等人都是从王羲之处得到的灵感。
而在王羲之书法中,出现概率最多,也是最美的一个字就是“之”。
放大10倍看这个“之”字,真是太养眼了。全部20个字,没有一个重样的,越看越觉得精妙绝伦,也只有王羲之这样的圣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字吧。
http://p3.itc.cn/images01/20210111/d758014817e74d7e89b179abcb835a15.png
王羲之对于这个“之”字有多痴迷?不仅在一幅书法中连写21个形态各异的“之”字,甚至在自己的7个儿子中都用到了“之”,例如和父亲书法水平相当的王献之,就是以之字结尾的,还有他另一个书法很厉害的儿子,王徽之。为何会对“之”字情有独钟?其实是与王羲之的信仰有关,他身处的东晋时期是道教最盛行的时候,而代表道家的字有“道玄灵之”,王羲之尤其喜欢之字,甚至自比神仙。
http://p6.itc.cn/images01/20210111/169df7d3af9848d1acd083a9d1af53a5.png
按照通俗意义来讲,就是他家人叫之的多,再加上他名字带“之”写的数量了,因此这个字就越写越好,越写越美,还能翻花样的写,不带重的。但是从艺术上来说,这体现了王羲之对于书法的一种发散性思维,他不追求定法,而是随着心情书写,这样的字往往更加的灵动和自由,就如同他醉酒后写出的那幅《兰亭序》一样。
http://p3.itc.cn/images01/20210111/97ed22c25fb6429c8273f7e01d2a3319.png
王羲之书法成就无人能及,自然就多了不少的崇拜者,其中他最大的粉丝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常常抱着王羲之的书法爱不释手,自然对他的“之”字大加赞美,推崇它为王羲之书法中最美的一个字。并且还举国上下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并且奉他为一代书圣,可见王羲之能够成为书圣,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
http://p8.itc.cn/images01/20210111/e2a2c363a8ba4ea69e0389a76407465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