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化穆斯林国家土耳其遭遇圣诞节

原创:正能量
2019年12月15日我们组团去伊斯坦布尔考察。时间接近了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但在没有去过土耳其的人看来,土耳其是个穆斯林国家,此时的伊斯坦布尔应该是女人都蒙黑头巾,穿黑袍,走在大街上每个人都像幽灵似的,整个世界都是黑色。
但当你到了土耳其,你所见到的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色。
我们到伊斯坦布尔时入住的由中东人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大门前的景象是这样的:
进入大厅后映入眼帘的景象是这样的
当时一个随行考察的团员说:和想象的土耳其一点也不一样,这哪里是一个穆斯林的国家,分明就是个欧洲国家嘛!
再过半个月,我来欧洲就已满30个年头了。对于在欧洲国家生活了近30年的我来说,圣诞节各家各户立圣诞树,挂圣诞灯是天经地义的事。为此到了土耳其看到这些起初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有种理所应当的感觉。可正是因为他这么一说,才提醒我这里90%以上的人都信伊斯兰教,而穆斯林过圣诞节无疑令人颠覆三观。
眼随心走。在随后几天的考察中,手中的相机就对准了伊斯坦布尔城市中的圣诞元素。结果发现在外国人出现多的地方,基督教文化已经成为了装点城市的主流。大家知道,圣诞树、圣诞灯还有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中的“圣诞”二字可不是一个随意的单词,里边依附着基督教信仰,其中的“圣”是指耶稣,“诞”是降生,圣诞节是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
为此在伊斯坦布尔奢侈品购物中心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圣诞景色
图中的中国人是我们考察团部分成员
一家奢侈品商场的入口景象
普通的购物中心也是这样:
新建的世界最大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比北京大兴机场大):
在伊斯坦布尔外国游人必去“打卡”的独立大街也到处洋溢着圣诞节日气氛:
事实上,伊斯坦布尔的基督教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圣诞前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可见。我们知道土耳其的地毯是非常有名的,而在他们的地毯中就经常有些有关圣经场面的插图
土耳其地毯里的最后的晚餐
此外我还在街头散步的时候还见过一些有关圣母和圣子的雕塑,只是当时感觉很平常没有拍下来。但在老城区的圣玛利亚教堂里圣母和圣婴画像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圣玛利亚教堂离蓝色清真寺就几百米,更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该教堂始建于拜占庭,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被改造成了清真寺,教堂顶上的圣母圣婴像还有耶稣像都被遮住换成了穆斯林图案,但在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领导下的土耳其经过世俗化改革之后,国家拨出重金请一些一流的考古专家,将圣玛利亚教堂里的圣母圣婴像还有耶稣像小心地恢复了原貌:
圣玛利亚教堂里被复原的圣母圣婴像
圣玛利亚教堂里被复原的耶稣像
在伊斯坦布尔考察期间,无意中走进了当地一个画廊,画廊里的正在出售的作品也颇有意思:
最后的晚餐
耶稣受难图
印度佛
穆斯林的圣人像
卓别林
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人们所说的土耳其是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但他们的穆斯林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的那种的传统的原教旨主义式的穆斯林,而是世俗化的穆斯林。那么怎么理解这个世俗化的含义?上边提到的那个小小的画廊就对我们讲述明白了,即世界上三大宗教在这里融入,同时卓别林代表的美国文化,加上本土对自己领袖的热爱,就是对土耳其这个穆斯林国家世俗化的最好写照。同欧洲国家唯一不同的是,欧洲国家的画廊里不会有伊斯兰圣人的画像,同时欧洲人多不喜欢自己国家的政治人物,这样看来伊斯坦布尔的文化同欧洲文化相比具有更大包容性。
百度上介绍: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宪法规定土耳其为民主、政教分离和实行法制的国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与美国保持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明白了吗?土耳其宪法规定土耳其是个民主、政教分离和西方式的法制国家,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穆斯林国家。这个国家同日本、南韩、新加坡、美国还有欧盟等国家一样,不管国内大多数人的信仰是什么,其社会本质都是按照当代西方文明建立在民主、自由、人权和法制基础之上,宗教不能干预政治,被我们妖魔化了的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是个亚洲国家,但他们脱亚入欧了,土耳其也是一个亚洲国家,但它已经加入了北约,抛弃了奥斯曼帝国时使用的阿拉伯蝌蚪文,并一直以来的目标是加入欧盟,现在已是入盟的候选国。现在土耳其的问题是出现了一个不令西方国家喜欢的政治强人,但这个强人是无法改变土耳其既定入欧发展方向的。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土耳其也不例外……
正能量移民国内办事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