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树街”系列小说《骑兵》通过描写罗圈腿左林对“骑兵梦”的执着追寻,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受挫而沉浸在内心世界中的孤独少年。在生动描写左林“追梦”的过程中,“马”的意象是一个重要的线索,苏童通过对马的意象的描写进一步对左林抑或是以左林为代表的青春期的少年们的精神境况作了深刻剖析。
马的第一层含义是父亲的象征。导致左林罗圈腿的罪魁祸首是左林母亲在他小时候花五毛钱买下的幼儿园淘汰木马。这匹木马解放了左林父亲的背,有了木马,左林便不再骑在父亲的背上,将对父亲背的情感转移到了木马的身上,甚至更加依恋木马。在小说的结尾可看出左林一直追寻的白马就是父亲:“后来他感到马群来到了他的身边,他感觉到谁的手,不知道是谁的手,把他扶到了马背上,他骑上了一匹真正的白色的顿河马,他骑在马上,像一只箭射向黑暗的夜空。”
左林的父亲左礼生是一个冲动、武断的人,他将左林的罗圈腿归咎于木马,于是全然不顾木马之于左林的意义而“把那匹木马当柴火劈了”,左礼生是一个传统的父亲,他不懂得表达对儿子的爱,表现出来的更是“专断独裁”,因此在左林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很难被感受到。父亲专断,母亲早逝,爱的缺失都是造成左林心灵困苦的重要因素。
马的第二层含义是左林的心灵庇护所。白马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白马出现的时机都是左林“受欺负”的时候。左林的罗圈腿受到香椿树街所有人的嘲笑,在年幼的左林心里由罗圈腿造成的阴影无疑是巨大的。但左林总是隐藏着、掩饰着自己内心的委屈,总是露出“故作轻松的微笑”。白马的出现将左林内心的委屈、对现实的逃避、对梦想的憧憬在读者面前显露出来。与白马出现时机相契合的还有左林膝盖的叫声,在左林受到羞辱的时候,膝盖会代替左林哭泣,是左林灵魂的呐喊。在现实中,左林是被嘲笑的对象,所以他幻想自己骑着白马,成为一名勇猛的优秀骑兵。白马是他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是他安全的心灵庇护所。
马的第三层含义是成长中的迷惘与孤独。白马是少年心事的象征,是左林心中的“一个灼热而令人费解的秘密”。左林的成长过程中,母爱缺席,父爱缺失,身体缺陷,被嘲笑被侮辱,所有的委屈与困苦他只有一个人可以倾诉,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可是左礼生却是一个专断的父亲,于是左林的所有想法便隐藏在心中,他的青春无疑是迷惘、孤独、艰难的,在这种心境下,他萌发着一个强大的梦想,在这个梦想里,他是骑着白马,在草原上尽情奔驰的骑兵。在白马上他接受所有人仰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