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希庇阿斯篇》:“美是难的”
(2020-06-08 18:31:42)《大希庇阿斯》是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身份与希庇阿斯就“什么是美”这一问题展开的论战。希庇阿斯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年轻的漂亮女人”“一匹漂亮的母马”“一个美丽的竖琴”“一个美丽的汤罐”“黄金”等回答,而这些回答都是对于“什么东西是美”问题的具体回答,而不是“什么是美”,苏格拉底以赫拉特利特的“最美的猴子相比于人还是丑的”作为依据对这些回答一一作出反驳。苏格拉底提出“美是恰当的”“美是有用的”“美是视觉和听觉的快感”“美是善”,但也一一否定。苏格拉底想要寻找一个亘古不变的美的真理,这个“美”可以使所有加着它的东西成其为“美”,但是每个人对“美”的阐释都是不同的,难以找出所有“美”的共性,就如苏格拉底所举的单与双的例子。希庇阿斯认为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是没有意义的,愚蠢的,他认为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得到最大的利益便是美,但苏格拉底却反驳连美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文章的好坏。最后,苏格拉底得出了“美是难的”的结论。美确实是难的,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同,也很难向别人讲出自己所看见的“美”为何“美”,但“美”这一概念离不开人,是人的思维意识决定了“美”。从善是美,有学问是美,正义是美,到美是具体的美的事物,是一种合适、是一种有用的、有益的东西,是一种快感的感觉到最后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可见美是永恒存在,但其概念似乎是随时代变迁,随人们的认识变化,人们因为生活劳动或其他东西,认为美的东西在不断变化,例如唐代以丰腴为美,而慢慢变成以瘦为美,再慢慢认为胖瘦都可以美,人们的包容度不断提高,对美的概念也不断变化,至于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好像不能给出一个明确具体的答案,但好像又不是完全主观,完全无规律可循,似乎存在某些潜在的客观的东西一直没有变。或者说美是存在一些核心和外围的东西,只要核心没变,外围随意变化都可以是美,但美的核心又是什么呢?很难说。因为谁也不能给“美”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因此苏格拉底才说“美是难的”,是美的定义很难,但发现美却不难。